這家上海企業自研一批“機器人白領”,為何寧花高昂代價卻不愿借用國外技術?
來源:上觀2020.12.24

“機器人白領”是怎樣工作的?它們并沒有類似人類的外表,只是一款款軟件產品,卻可以模仿人完成文件資料閱讀、填寫和分析等工作,被應用于財務票據自動處理、金融機構智能審核、政府機關文檔自動協作等多種場景。12月23日,由上海市科協人工智能專委會主辦、達觀數據承辦的“2020人工智能與數字化發展峰會”上,達觀數據CEO陳運文演示了最新研發的機器人系統。這家成長于上海的人工智能企業,擁有國內市場上唯一不采用微軟底層開發框架、完全獨立自主研發的機器人,也是中國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與智能語義分析領域獲得融資金額最多的企業。
成立于2015年的達觀數據,一直專注于自然語言處理(NLP)、光學字符識別(OCR)、知識圖譜等AI技術,為政企提供文檔審閱、智能推薦、資料搜索、知識圖譜等多款文本自動化解決方案。2019年,達觀數據推出的智能RPA融合自研語義理解模塊,是首款國產“NLP+OCR+RPA” 三位一體的智能化機器人。如今,企業開發的機器人集群共有十幾款產品,包括合同文檔審閱機器人、辦公公文處理機器人、智能投行文檔質控機器人、銀行流水審核機器人、財報解析核查機器人等等。
這些“機器人白領”有個共性,都擁有強大的文字處理能力。文本處理被稱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難度很高、應用卻尤為廣闊。達觀數據為了讓機器人像人一樣理解文字,共挖掘了超過2000億字的資料庫,通過大量文件歸納總結,讓它們學習人腦日常工作、掌握文字規律。而對于機器人來說,它們閱讀的文件數量越多,就會變得越勤奮。如今,“機器人白領”還默默在上海“一網通辦”平臺上工作。
從整個RPA行業維度來看,今年的疫情讓這項技術變得炙手可熱。有數據預計,到2023年,全球RPA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39億美元,中國RPA市場也將高速發展,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2億美元。根據Forrester針對企業的調研顯示,2019年末,RPA技術在所有企業自動化系統部署中排名最低,而到2020年,其排名則上升到了第一位。
“未來,一個公司的工作崗位可能一半是人類,另一半是機器人。”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發展,機器人處理重復性、機械性文字的能力很快將超過人類,十年后將有超過50%的基礎性辦公工作由RPA完成。這是因為,機器人系統的采購成本大概是普通白領工資的1/4,但工作效率是人的3-4倍,可以在穩定狀態下24小時不間斷工作,機器人系統內部的交叉核驗也可以保證較高工作準確率。
那么,我們會不會失業、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對此,陳運文的觀點是,機器人幫助人類做重復性的工作,比如歸納、整理、收集、填寫等;分析、決策等高級的工作則仍然需要人來做。“人類特別擅長做的,是創造和聯想。”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