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獨創牙骨傳導聽力產品,疫情下逆勢開啟歐美市場,造福全球耳聾患者
來源:上觀2021.1.25

總部位于浦東的聲佗醫療日前在其年度戰略溝通會上表示,公司全球獨創牙骨傳導聽力系統產品在國內上市后,國內渠道和市場進一步打開,今年將覆蓋到全國省會城市及區域中心城市,并借助新媒體平臺開辟線上新戰場。與此同時,公司在今年也正式啟動國際化布局,進入美國和歐洲市場,并通過“硅谷+上海”自主研發模式及中國產業鏈優勢,進一步擴張產品線,做全球無創骨導細分領域的領軍者。
上市后填補市場空白
去年下半年,聲佗醫療研發的全球獨創牙骨傳導聽力系統品音?第三代產品(SoundBite G3)在國內上市,填補國內單側耳聾市場產品空白上市,其效果可與奉為“金標準”的外科植入相媲美,但是其價格卻僅有三分之一。
在品音第三代產品上市以后,渠道也迅速鋪設。據聲佗醫療介紹目前公司核心策略重點在兩個維度,一方面線下重點通過專業學術推廣及產品配驗服務,另一方面在線上加強患者教育及科普。
目前,聲佗醫療已在包括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在內的全國12家高端醫院的耳鼻喉科或神經外科完成了產品培訓。同時已簽約了覆蓋7省2市的多家獨立聽力中心,推進在聽力中心的產品培訓。
“目前已有多家合作醫院和聽力中心具備獨立完成驗配流程的資質,為來自美國和中國的患者提供產品服務,通過品音大大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量。”聲佗醫療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普強凌介紹,“今年我們將在全國范圍覆蓋50家高端醫院,將合作的聽力中心覆蓋到全國省會及區域中心城市。同時我們也將在線上為更多的患者提供聽力知識科普及一對一服務。”
眾所周知,聽力損失不僅影響溝通與交流,而且會對患者造成言語交流能力、認知能力和避險能力下降等不良影響。數據顯示,這個群體近年來正在趨于年輕化,但只有不到5%的聽損人士選擇助聽干預。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聽力中心副主任李蘊表示,從目前聽力損失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來看,單側耳聾和傳導性耳聾的患者數量是巨大的。在聽力學比較發達的美國,已經有多項調查中,目前有各種原因造成的單側耳聾人數為950萬,而且每年以6萬人數的增量增加,傳導性耳聾大約有240 萬,總加起來約占總人口的3%。“因為我國的聽力學起步相對較晚,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切的調研數據,我們根據美國的調研數據推算,我國的單側耳聾人數至少4000萬左右。”
然而,面對龐大的單側耳聾市場需求,目前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一款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當前的治療手段,除了傳統對傳式氣導助聽器和眼鏡式、軟帶式骨傳導助聽器以外,被視為單側耳聾治療的“金標準”就是外科植入式骨錨助聽器手術。但無論哪種手段,均存在不足和痛點。
李蘊表示,針對于單側聽力損失,以及一些傳導性耳聾如先天外耳道閉鎖、中耳炎癥、中耳手術外傷甚至一些腫瘤造成的聲音傳導障礙引起的聽力損失,藥物治療基本無效,傳統助聽器效果較差,牙骨傳導產品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無需手術價格適中且佩戴隱蔽舒適度高。
上海第六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聽力中心負責人馮艷梅表示,牙骨傳導聽力系統在臨床效果中也表現突出。臨床數據顯示,佩戴一個月后,能提高患者在安靜、嘈雜環境下的言語識別能力和生活質量。
在溝通會上,用戶黃先生也分享了佩戴品音兩個多月的體驗。黃先生是一名三甲醫院的外科醫生,因為突發疾病,導致單側聽力損失。經對比包括外科手術在內的多個解決方案后,最終選擇了品音,進而回歸了此前的正常工作和社交生活,提升了個人生活品質。黃先生介紹,品音不僅使他重新聽到清晰、自然的聲音,而且佩戴極為方便,讓他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免受困擾。
“隨著國內健康消費升級,在這個細分領域存在著巨大的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并且國產與進口巨大落差,行業賽道不擁擠,我們有機會成全球領先。” 在普強凌看來,未來聽力行業的市場潛力巨大。
啟動國際化布局
在第三代產品上市以后,聲佗醫療也迅速啟動了產品迭代升級、產品線延伸和國際化布局。作為國內擁有發明專利數最多的本土聽力企業,截至2020年底,聲佗醫療擁有發明專利126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目前,公司兩項重量級PCT專利(壓電振子和牙冠內骨傳導)獲得授權并開始全球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品音?第三代產品作為中國批準的第一個完全由中國公司擁有知識產權、全球獨一無二的聽力產品,借助國內巨大的供應鏈優勢,其成本也進一步降低。品音經過國內的自主研發,全新創新產品開始進入美國市場。
“品音已獲得美國FDA上市批準,聲佗醫療正在積極布局美國市場。” 普強凌說,“盡管美國新冠疫情嚴重,我們還是在美國局部地區開始試點,3D數字口掃技術為海外用戶提供產品定制服務,利用領先科技為海外業務助力,已有7例美國患者開始使用在上海生產的品音。”
與此同時,品音歐洲注冊也在進行中,預計今年一季度獲CE證書,聲佗醫療已經開始尋找海外營銷合作伙伴。期待未來品音進入到更多國際市場。除了渠道的進一步擴張,聲佗醫療也充分利用“硅谷+上海”自主研發模式及中國產業鏈優勢,進行產品升級和產品線擴展。
據介紹,品音?第四代產品(SoundBite G4)的研發進展順利,原型機已開發完成。同時,聲佗醫療研發的另一項先進的針對聽障兒童的無創骨導技術產品聰聆?,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上市,該產品將成為國內兒童無創骨導領域的領先產品。“聲佗醫療在不斷地進行產品迭代,同時也持續豐富產品線。”普強凌表示,未來還將布局更廣的聽力領域的新產品,做行業的“攪局者”,造福更多的全球聽損人群。
更多資訊
-
浦東引領區建設亟需本土創新人才,陳義漢:鼓勵科研人員“多點兼職”2022.3.9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正式發布,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 打造引領區,人才先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 查看詳情 >
-
一家專業糧食生產經營企業啟航,目前上海規模最大生產水平最高最具完整產業鏈2021.12.28
在蘇北、東北虎林等地區,進一步拓展域外稻米自有生產基地,筑牢產品生態鏈前端。 “瀛豐五斗”“海豐”“樂惠”……這些上海本地品牌大米如今有了統一的“出品人”——光明農發集團。12月28日,距離11月5日… 查看詳情 >
-
寧德時代臨港工廠:預計明年有產出貢獻,上海高端裝備產業要破7000億元2021.12.21
《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出爐 記者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上海市高端裝備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已于近期完成編制并正式發布。《規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初步建成具全球影響力的高端裝備… 查看詳情 >
-
20年間,這家日資零售企業在華開店時間從半年縮至20天,還提出萬家店目標2021.12.15
國內零售行業正處于新一輪的變革和增長之中。 中國入世20年,也是中國零售業迎來全面對外開放的20年。20年來,外資零售商們在政策的東風下爭相搶占市場。日本羅森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門…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