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界濕地日,上海市區的這一小片美麗濕地,成了各種鄉土物種的棲息地
來源:上觀2021.2.2

今天是2·2世界濕地日,我們來說說身邊的濕地。我國境內已指定國際重要濕地共64處,上海有2處濕地列入名錄,包括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和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但這兩處濕地都太遠,在市區的上海動物園里,也有一片美麗濕地。這片小小濕地也是一處小型生態功能區,保護和展示著各種上海本土物種,對環境保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上海動物園鄉土區鳥島
什么是濕地?根據《拉姆薩爾公約》,廣義上的濕地泛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濕地是位于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兼有水陸兩種生態系統的基本屬性,其生境特殊,物種多樣性高,是地球上最具生產力的生態系統之一。
濕地生態系統在多個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水源涵養、保護沿岸、物質生產、提供動物棲息地、保持生物多樣性、凈化水質等。濕地通過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固定營養物質,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因此被喻為“地球之腎”。
崇明東灘濕地的紅腳鷸
在上海動物園里,也可以看到一片小而精致的濕地。2019年上半年,園內新開放了鄉土動物區,里面的住客有貉、果子貍、狗獾、華南虎等鄉土獸類,還有丹頂鶴、白枕鶴、黑頭白鹮、鴛鴦、小天鵝、黑水雞等鄉土鳥類。這些鳥兒都是濕地鳥類,為此園方把鳥類展區設計成一片小型濕地,這里三島環水、湖面開闊,湖中及岸邊都種植有許多水生植物,還有由巖石、泥土構成的蜿蜒水岸,岸邊種植著各種濕地植物。
東方白鸛在繁殖期會上島做窩
近日,鄉土區鳥島又有“新移民”——來了2只白頭鶴和1只灰鶴。目前,它們與東方白鸛和黑頭白鹮混養在西島,進一步豐富了鄉土區的物種。這3個新伙伴很快就適應了這里的優美環境,它們最喜歡到岸邊啄食水生植物的根系,或者啄食岸邊的小魚或者螺類。閑暇時,還會成群結隊穿過水體游到對面的后花園,到處翻找泥地里隱藏的食物。
(左起)白頭鶴、灰鶴、白頭鶴
在這片濕地,游客們隨時可以看見有趣的場面。小天鵝在水中自在地游弋,不時將脖子深入水中去啄底下的水草,它們撅起的屁股和在空中凌亂的腳掌十分有趣;鴛鴦和黑水雞則膽子較小,總是躲在岸邊的水生植物中,只在人少時出來曬太陽、秀恩愛。
除了圈養動物,鄉土區濕地還駐扎著各類野生動物。許多野生夜鷺悄悄飛到這里吃魚,還和園養鳥兒們搶地盤;不少小型蛙類澤蛙也游到這片水域,這里有足夠的昆蟲供它們食用,還有“地形復雜”的小環境可以成為其躲避場所。這種澤蛙大多棲息在城市綠地、田野以及丘陵地帶,也是上海地區的本土兩棲動物。園方工作人員表示,蛙類是環境變化及環境質量評估的良好指示物種,它們的出現說明周邊生境良好,這片濕地已逐漸成為諸多本土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夜鷺正在偷魚吃
更多資訊
-
住民宿,逛森林!上海將建成50座開放休閑林地公園,走不進的密林變身可穿行的綠洲2023.8.4
金山張堰鎮百家村,小有名氣的民宿舟墨,院子里擺著漿板,走出去一分鐘就是百家村開放休閑林地里一片廣闊的水域——玉蘭湖。借著開放休閑林地帶來的大好生態環境,每逢周末和節假日,民宿幾乎總是客滿。這樣能夠讓市… 查看詳情 >
-
徐匯56張公共座椅陸續“上新”,推動城市公共空間共建共享2023.7.24
7月21日,徐匯區舉行“團結向未來,共‘匯’同心圓”上海統戰文化周徐匯主題日活動。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徐匯已篩選出73個標志性統戰資源點位,形成“徐匯統戰文化地圖”并串聯起“匯同舟·從小康走向復興之路… 查看詳情 >
-
第一天,100%簽約!徐匯今年首個成片舊改項目跑出“加速度”背后2023.7.24
近日,強降雨多次突襲上海,但對居住在龍華西路334弄的居民來說,今年是他們最后一次為汛期的暴雨而擔憂。7月22日,龍華西路334弄舊改征收正式啟動簽約,第一天252戶居民就100%完成了簽約選房,成為… 查看詳情 >
-
積極應對深度老齡化, “六個圈層”織牢織細織密現代化“樂齡社區”2023.7.21
編者按 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今年以來,普陀區始終將大興調查研究擺在第一要位,全力保障調研工作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即日起,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推出“書記調研手…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