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土偷倒為何能在這里基本杜絕?上海浦東推動“一網統管”邁向“三維時代”
來源:上觀2021.4.2
“演習開始!”上周五14時,隨著浦東新區城運中心綜合指揮大廳總指揮部一聲令下,浦東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陸域、水域、空域應急演練拉開序幕。
與以往相比,這次演練全程依托浦東3.0版“城市大腦”,運用智能應急綜合指揮平臺,通過新視通、應急單兵、移動車載、高空鷹眼、GPS定位、無人機影像跟隨等現代技術手段,對演練的每個細節做到了然于胸。如今,浦東正全力建設數字化治理高地,探索將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的三個平臺和相關場景深化整合,推動“一網統管”更好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域”。
把脈城市“心跳”
根據預案,演練開始,浦東全區各路應急力量快速響應,以最短時間整裝出動,在規定時間內奔赴集結地。同一時間,在浦東城運中心綜合指揮大廳內,一條條演練信息,由四面八方向指揮中心匯集;一道道指令,則從指揮中心頻頻傳出:
“特警支隊報告指揮部,目前我車隊行進順利,預計在15分鐘內可到達集結點位。”
“衛生健康委報告,救護應急隊伍正在快速有序推進,保證按時到達集結點!”
“集結地指揮部,這里是中瑞通航,搭載藍天救援隊的直升機將在2分鐘后降落,請作好準備。”
……
記者事后得知,這是一次全災種、全領域、全時空的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演練集結了包括浦東綜合應急救援處置、行業專業應急救援、企業專職應急救援、基層一線應急救援、人民武裝警察等38支隊伍,參演人數超過1000余人,各類參演裝備超過200余種,參演車輛、船艇、直升機達到150余輛(艘、架)。
來自四面八方的應急救援力量,能夠做到全方位、一體化高效指揮,并實現所有演練音視頻信號在演練集結地、指揮部和市應急管理局指揮聯動中心同步互傳,離不開一個發達的“城市大腦”。
經過多年建設,目前浦東城市運行中心已經正式升級到3.0版,打造出了更精細、更完善、更科學、更智慧、更高效的“一張網”。升級換代之后,浦東“城市大腦”在場景體系上,按照日常、專項、應急三種狀態,形成了近80個場景,實現從單一事項小閉環到行業協同大閉環的轉變。
如今,打開浦東“城市大腦”3.0日常管理界面,浦東全區的實有人口、安全隱患、軌道交通、消防井蓋、電力設施等涉及“人、事、物”的治理要素都能一覽無余。浦東城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強大的智能化體系支撐,“城市大腦”3.0版可以實時、智能、精細感知浦東1200多平方公里大地的“心跳”。“依托浦東城運數據中臺,整合行業領域城市運行管理數據,我們從中提取最關鍵、最直觀、最核心的100項城市體征,真正實現了把城市當作一個生命體、有機體來治理。”
場景應用更智慧
在“智”字上下功夫,探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5G、時空定位等最新技術,使場景更智慧、運行更智能、管理更高效,是浦東新版“城市大腦”的最大特點。
比如,通過智能分析,實現電力能源指數預警,動態掌握市場主體經濟運行情況;通過智能算法,監測違法違規經營,助力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還有在線智慧創城、智能抓取違法建筑、預警推送車輛超載超限、自動識別小包垃圾等。這一個個應用場景,體現了城市智能化精細治理,實現了讓數據在線上跑得更流通順暢,讓管理在線下處置得更精準高效。
在浦東城運中心城管智能綜合管理平臺上,如今全區的渣土“源頭”——154個出土工地已全部被納入實時監管。這些工地加載了電子圍欄以及渣土車識別、車牌識別算法,出入工地的車輛數據會傳輸到“城市大腦”后臺,與有證車輛庫比對。一旦發現黑車進出工地,平臺就會自動派單,隊員30分鐘內到場處置。如果電子圍欄智能發現深層土工地開始出土,也會立刻派單讓隊員上門檢查,督促工地按規范處置工程渣土。
在渣土的運輸環節,跑冒、未密閉、車容不潔、偷亂倒等幾個維度的數十項要素,“城市大腦”也可以通過視頻捕捉、數據分析,實現智能發現,并實時推送至隊員,必要時啟動執法程序。為嚴防渣土偷亂倒,浦東新區城管執法局今年還開發了兩套偷亂倒算法,包括利用位置數據研判車輛異常聚集,渣土車駛出工地后2小時內未抵達卸點等異常情況。如此一來,企業違法成本大大提高,渣土偷亂倒的現象在浦東基本得以杜絕。
浦東新區城管執法局局長張立新表示,以往的城市管理工作中,為應對違法行為的反復性,采取協管隊員“固守式”,為解決頑固違法的“釘子戶”,采取集中兵力“人海式”,不僅行政管理成本高,效果也很有限。如今,借助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更為高效、更為精準的城市治理成為可能。
三個維度同時發力
在寬敞的電梯里,浦東周家渡街道上南四村16號樓居民劉振生感慨頗多。上南四村是一個有著40年房齡的老舊小區,房屋老化不說,住戶大多是白發一族。曾幾何時,“下樓透透氣”成了這些居民最深的期盼。隨著這臺新加裝的電梯投入使用,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有了電梯以后,老年人下樓看看方便了,在外面采采光、看看風景,比窩在家里好多了。”
周家渡街道的老舊小區占比超過68%,戶籍人口老齡化率高達43.7%,居民們加裝電梯意愿非常強烈。如何讓“劉振生”們的“電梯夢”更快更好實現?周家渡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借助智慧化手段建立加裝電梯信息化平臺。在這張“電梯地圖”上,可以看到街道每一棟樓加裝電梯的進展,如果百姓意愿達到了三分之二,“城市大腦”就會自動提醒居民區去重點關注這棟樓,加強街道層面的統籌力量,推進加裝電梯的進程。
浦東擁有上海1/5的土地面積、1/4的常住人口,創造了上海1/3的經濟總量,這些數字同時也意味著浦東有龐大的管理服務體量。“一網統管”不僅在城市治理這個單一維度上發揮作用,在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兩個領域,同樣可以大展身手,這正是浦東數字化治理將要探索的新方向。
在經濟治理領域,陸家嘴金融城邁出了第一步。為發展樓宇經濟,陸家嘴管理局聯合研究機構,通過智能研判為樓宇租賃提供引導,梳理出涵蓋出租面積、租戶經營、租賃時限等13個關鍵數據指標,為每棟樓宇編織一張數字化“精準畫像”,如金茂大廈的畫像是專業服務機構集聚樓宇,上海中心則是高端財富管理集聚地。“精準畫像”有利于管理者全面掌握各樓宇的動態特征,從而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
在社會治理領域,居村聯勤聯動微平臺使得浦東“一網統管”平臺覆蓋到居村一線,神經網絡延伸到百姓身邊。各街鎮運用微平臺聚合轄區人、房、企、物各類基礎情況,強化數據收集、分析和使用,減少人工重復錄入。同時,微平臺整合了村委干部、黨員、志愿者、樓組長等自有力量,公安、城管、市場監管、安監、法律顧問等協同力量,緊抓居村社會治理頑癥,發揮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聯勤聯動優勢,以操作簡便的微信小程序為載體,實現主動發現、共治上報、智能發現等事項的自動推送、掌上協同、閉環管理,可視化展示各類事項處置的全過程。
未來,浦東將著眼“高效服務一個產業發展”“高效辦成一件事”和“高效處置一件事”,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發揮改革整體效應,在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統籌推進和有機銜接方面繼續打磨完善,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提供樣板、樹立標桿。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