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實現反向“卡脖子”后,這位80后企業家說“國產貨賣得貴,沒啥不好意思!”

來源:上觀2021.4.12

這個是對中國制造的最好認可。

39歲的趙嘉峰,立志要造出世界一流設備,是從讀博士時在實驗室受到打擊開始的。

21世紀初,國內物理實驗室先進設備幾乎全靠進口。那一次,他們所用的進口紫外光源壞了,找到瑞典廠商,對方態度傲慢:“估計是你們的水、電、氣不好吧。”一氣之下,趙嘉峰和師兄弟埋頭苦干,花了6000元把設備改造升級了,從此再沒有出過問題,也證明了之前完全是設備的質量和設計問題。

2012年9月,趙嘉峰等三名復旦物理博士合伙創立費勉儀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如今,企業已形成百人團隊規模,在高端科研儀器行業具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產品銷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所,年產值平均增長率超過50%。

當年的那位瑞典廠商,反過來主動找到他們,希望能代理其產品在國外經營權。這也讓趙嘉峰更堅信了一個道理:中國人只要肯花時間、花精力,所做出來的產品一定不比國外差!


好奇心是最大的驅動力

“費勉”一詞,音譯自費米子(fermion),這是物理學領域的一種粒子,其命名是為了紀念著名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

將企業的名稱命名于此,正是趙嘉峰作為物理學家的初心。在趙嘉峰看來,無論是做研究還是做企業,保持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就是最大的內生驅動力。就像喬布斯在一次演講中所說“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虛心若愚;求知若饑),才能始終饒有興趣地向科技高峰攀登。

費勉儀器的第一個標準化商業產品,是多自由度低溫樣品架。在企業去年8300萬元的營業收入中,多自由度低溫樣品架就占了2400萬元。在企業的實驗室里,它閃著金光,換算下來核心部件的單位重量價格超過黃金。然而,相比它昂貴的商品價值,其研發中付出的心血價值和它未來將創造的價值其實更無法估量。

以往在這個領域,美國是絕對領先的。從2003年至2009年,趙嘉峰和合伙人歐宏煒還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就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自己動手,從做實驗收集數據開始,設計低溫樣品架。在這近十年的過程中,經歷了上百次的實驗。

2012年,費勉儀器成立后,趙嘉峰又率領團隊開始了對低溫樣品架的產業改造化之路。5年內,就升級了5個以上版本。2017年,該產品標準化之后,要保證其穩定性更高,能有序穩定生產;也要對其外觀進行工業設計,讓它更“好看”,更要對其供應鏈進行研究。

趙嘉峰正在和同事討論表面化學分析系統的設計

用趙嘉峰團隊的話來說,就是“在對低溫樣品架產品性能的研發投入上,我們是絕不手軟的。”最終,他們成功打破了美國人所說的“低溫裝置每延長一寸,極低溫就要至少損失兩攝氏度”的經驗公式,使其有效降低熱量損失,低溫達到了絕對零度(-273攝氏度)附近,已經是全世界技術指標最好的產品。

現在,費勉儀器生產的多自由度低溫樣品架成功實現了反向“卡脖子”,在細分領域多個指標全球領先。目前全球客戶超過60個,覆蓋了全球多個頂尖高校和研究所。

曾經在硅谷工作過一段時間的趙嘉峰,深諳“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道理,也是一個做事要做到極致的人。費勉科技總裁辦主任李靜,是公司的第一個員工,曾經因為趙嘉峰對于產品的極致要求感到不解,甚至想到過要遞辭職報告,直到低溫樣品架等產品越來越在國際上得到認可,才理解了趙嘉峰的“偏執”。


只做啃骨頭類產品

費勉儀器第一次和國外廠商的正面交鋒,發生在2016年。

因為費勉儀器生產的國產儀器質量高,受到了某國家重點研發單位的關注。不過雖說對方特別愿意支持國貨,但要下訂單時,還是要實打實的考慮質量。

那一次,為了這個單位的第一個訂單,費勉科技和幾家國外巨頭同臺競爭。當天的談判,從早上8:30一直進行到下午5:30。在此期間,歐洲廠商坐立不安,中國代表處負責人多次到場外和總部負責人通電話。

最后,雖然這個單位還是選擇了歐洲廠商的產品,但因為費勉儀器的競爭,歐洲廠商被迫將產品價格減半。趙嘉峰開玩笑地和團隊成員說:“雖然我們失敗了,但我們也間接幫助國家節省了費用。”

不過,話雖如此,這次的教訓,卻讓趙嘉峰和他的團隊懂得,自己企業生產的產品和國外相比,競爭力還是不足。只有拼起命來加油干,把一天當做一周來用,才能實現追趕。

終于,2019年初,經過近14小時的談判,這一次,費勉儀器在和德國、瑞典對手的競爭中,成功獲得了這個國家重點研發單位千萬級別的訂單。

從此,費勉儀器內部有了不成文的共識:除了常規產品,更要做啃骨頭類產品滿足國家需求。

趙嘉峰正在看表面化學分析系統三維圖

目前,在分子束外延方向,費勉儀器的目標是提供涵蓋全元素周期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因此,在一些特殊產品,如:費勉儀器在裂解源、原子源、離子源等國內空白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發和測試,產品的技術指標已經完全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指標,有效解決“卡脖子”的問題。


? ? ?尊重企業技術人員

在費勉科技的會議室里,墻上畫了一張推導圖,演繹了“達成一致的溝通邏輯”。依次是請對方表達觀點、澄清和確認對方觀點、邀請對方傾聽自己觀點、邀請對方澄清和確認自己觀點、梳理雙方分歧、引導求同存異、確認求雙方共識。

對于這張頗具理工男氣息的溝通邏輯圖,趙嘉峰笑了:“公司里鋼鐵直男比較多,我們更要學會溝通。”

他解釋說,從實驗室出來的人創業,當“游擊隊”很簡單,但要當“正規軍”,要做大做強,就要做很多制度化的改造。希望能學習西方一些百年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將純技術的團隊變為技術和管理兼容的團隊。

趙嘉峰正在和同事開會

目前,費勉儀器共有員工170多人,其中博士12人、碩士13人,且這些年來,核心專業技術人員從來沒有流失過。

李靜一直記得一件事。很長一段時間,負責行政工作的她,都是公司里唯一一個打雜的人。公司里有一個為過生日員工送生日賀卡的傳統。這一天,她實在太忙,就打電話給一位過生日的員工,請他到自己這里來拿生日賀卡。結果,趙嘉峰在一旁聽到后很生氣:“我的賀卡可以自己拿,但他們的賀卡,你一定要親自送過去,這是對員工們的尊重!”

至今,趙嘉峰也沒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室,大家對他都是直呼其名。

趙嘉峰覺得這就是企業強調人人平等的文化,他說:“我們的團隊非常年輕。我們能實現彎道超車、反超國外,就是享受了國內工程師的紅利。所以,對于企業的技術人員,我們是非常尊重的。”

七年間,在上海市、寶山區的大力扶持之下,費勉儀器全方面快速成長:2017年被評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在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由費勉儀器研發設計的“時空分辨真空互聯項目”中關鍵的真空互聯模塊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檢閱,2019年被認定為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0年入選上海市專利試點單位和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

在趙嘉峰的心中,企業的最終目標,不僅是為了科研,也是為大眾生活服務。讓他自豪的是:“我們的產品不僅反向出口歐美,而且定價有時還比外國貴。我覺得國產貨賣得貴,沒啥不好意思的,因為我們的產品性能好,質量十分靠譜,這個是對中國制造的最好認可! ”

今年正好也是趙嘉峰十分崇敬的中國半導體奠基人之一、復旦大學物理學家謝希德先生誕辰百年。在他看來,“某種意義上,我們所做的事情,也是對先生的事業和精神的傳承。”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