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存進“銀行”,空氣成為屏幕……本屆上交會“腦洞”開得大
來源:上觀2021.4.13
細胞也能像資產一樣存進“銀行”?無須屏幕就能實現人機交互?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下稱“上交會”)本周即將開幕,在昨天舉行的媒體探營活動中,不少參展企業聚焦“防疫與健康”,成為本屆上交會的新風向。
建立存儲細胞的“銀行”
在原能細胞科技集團的5G全自動生物樣本庫,只見轉送細胞樣本的機器人從窗口取出裝有細胞的藍色儲存盒,自動設定好行駛路線,走到存儲設備前,打開倉門,存入細胞,加注液氮,完成入庫……這一切,完全不需要人的干預。
為什么要存儲細胞?“針對目前無法攻克的腫瘤難題,如果能提前存儲人體內健康的免疫細胞,需要時再取出細胞培育‘定制’靶向藥,是未來醫療的一種方向。”原能細胞科技集團副總裁韋嘉介紹,存儲細胞是對健康的投資,而要建立起存儲細胞的“銀行”,需要有高端的細胞樣本儲存設備。進口國外設備,價格高,維護難,“不如自主研發。”
機器人正在“無人值守”的智能化生物樣本庫內工作。 俱鶴飛 攝
原能生物歷時5年、投資近億元打造出的智能化生物樣本庫,不僅達到了全國領先水平,還實現了技術出口。韋嘉透露,本次上交會即將展示的全自動深低溫生物樣本存儲設備是原能生物研發的第五代產品,也是第一次面向市場。
通過數字孿生技術,可復制出機器人在醫院內工作的真實場景。
未來醫院什么樣?致力打造“智慧醫院”的第八屆上交會參展企業——上海鈦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數字孿生”技術,1:1復刻出未來醫院的圖景:智能消殺機器人、藥物配送機器人、醫療廢棄物回收機器人在醫院不同樓層、科室之間“各司其職”,醫院管理者不僅能實時看到各個角落的3D影像,還能實現量化管理和遠程指揮。醫務人員則不用再把時間浪費在送藥、消殺等重復性勞動上,人力成本可大大降低。
讓“海市蜃樓”可感可觸
后疫情時代,減少不必要的接觸成為大眾“剛性需求”。衍視科技公司創始人、CEO石景華介紹:“全息透明顯示技術就像‘變魔術’,可以使畫面在空中無介質成像。”
與看得見、摸不著的“海市蜃樓”不同,衍視科技開發的免接觸全息顯示終端不僅可以在空氣中實現懸浮成像,還結合了智能手勢傳感器。用戶可以直接用手在空中實現與終端的觸控交互,免于接觸操作各類設備,避免了公眾交叉感染的風險,安全衛生。
衍視科技研發的全息電梯屏幕,不接觸屏幕,也能“按鍵”。 俱鶴飛 攝
目前,衍視科技已經開發出了車載全息娛樂系統、全息媒體顯示終端等多種新型行業應用。沿著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大方向,“全息影像+智能交互”構建出未來人機交互的場景,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疫情暴發后,衍視科技著手全息電梯屏幕研發,去年8月便實現量產,今年3月獲得國際CSA認證,遠銷海外。石景華說:“預計未來銷售量可達到每年1萬臺以上。”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