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新高!第三屆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會成交額破10億
來源:上觀2021.5.18
環境探測自主水下機器人研發、電驅動電磁兼容測功測試系統、工業多污染物處理技術……5月18日,第三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會在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上海)中心舉行。200多個科技成果項目成功“牽手”,交易總額達10.23億元,超過前兩屆交易額總和。
在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平看來,突飛猛進的成交額固然可喜,但一系列的創新突破更加吸引眼球:11家G60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30家合作矩陣集中發力,“一帶一路”科技成果異軍突起、實現內外雙循環,九城市傳幫帶效應明顯,產業鏈能級提升。這些可喜的變化,標志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出爐后,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邁入新起點,已成為加快建設走廊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新增長極和動力源。
據了解,本次拍賣會由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辦、國家知識產權國家運營(上海)平臺和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共同舉辦,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科技部門協辦。
與前兩屆相比,本屆拍賣會的知識產權覆蓋面更廣,現場推出的40個項目覆蓋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據了解,G60科創走廊九城市設立了11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基地。各基地根據發展定位及產業基礎,聚焦不同領域,形成了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目前示范基地已搭建上海國拍、上海公共研發平臺等30家單位組成的科創矩陣,有效提升了科創轉化能力。
在拍賣會現場松江現場,來自松江的比亞迪有限公司一舉拿下了C43磷酸鐵鋰電池開發、OA-V66 PHEV動力電池系統開發兩大標的,總成交金額突破1億元,來自合肥的“電驅動電磁兼容測功測試系統”、來自金華的“PY040化學-酶法合成關鍵技術開發”分別以900萬元、1250萬元價格成交。值得一提的是,G60科創走廊俄羅斯院士創新基地參與了本次拍賣會,拿出16個待轉化的科研成果,希望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深度對接,加速科創項目轉化落地。
此外,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協同創新聯盟協調下,已有200多個待轉化的高校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對接中。
“從第一屆科技成果拍賣會交易總額1.04億元到第二屆5.03億元,再到本屆10.23億元,科技成果運營交易得到越來越多市場主體關注。”王平表示,將充分發揮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創新資源集中、創新人才集聚優勢,建立健全科技資源共享和協同聯合攻關機制,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最后一公里”,讓更多的研發成果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