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首觸百萬噸!浦東機場貨運被外航稱“全能選手”:能吞吐大物也能閃送疫苗
來源:上觀2021.6.9
今年前5個月,上海兩大機場貨運航班和貨郵吞吐持續高位運行,同比增長27.08%,尤其是作為全球第三大航空貨運樞紐的浦東機場,其貨郵吞吐今年一季度首觸“單季百萬噸”大關,又在4、5月份連續刷新單月貨量新高。
浦東機場貨站(PACTL)一系列數據正凸顯其行業地位。目前,入站航司數達64家,在全國所有機場貨站中列首位,且外航占比達80%以上;國際貨運三大集成商,即美國聯邦快遞(FedEx)、德國郵政敦豪(DHL)、美國聯合包裹(UPS)均在浦東機場設立專屬國際貨運中心;獲中國內地首家國際航協(IATA)藥品運輸認證,冷鏈貨處理量為全國機場第一。
貨站既要速度,也要安全。貨站市場部經理張晨告訴記者,在今年2月民航局發布關于運輸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第七版)作出貨物消殺強制性操作規范之前,浦東機場就已對照上海市和民航局關于入境貨物人物同防精準防控要求,對所有進港貨物嚴格執行多道消殺動作——即貨物卸到機坪后,先進行第一道六面消殺,再拉至指定消殺大棚,做更為繁復的開板六面消殺,隨后才能進入常規的入庫、報關等流程。
板箱卸機后,在浦東機場機坪進行第一輪整板消毒。
新設專門的消殺大棚。
貨站工作人員對進港普貨和冷鏈貨物落實六面消殺。
這些超前啟動的完善消殺流程,意味著巨額成本,以及航司對于收貨效率的擔憂。張晨說,貨站唯有通過加大消殺人員投入、采購新研發的消殺設備、精細整合貨站內部流程來實現效率,其中僅采購、租賃貨物自動消殺設備就達40余臺。經測算,包括外聘消殺人員及專業設施等在內,一年新投入成本是貨站年純收入的10%。
貨站的巨大投入換來航司感受度。以進口龍蝦等鮮活貨為主的印尼鷹航上海貨運市場銷售經理楊加新介紹,印尼鷹航現每周有5個客改貨航班共計700噸貨落地上海,貨物從下飛機到最終提貨只需2小時,“航班上午到,中午前就能提離,龍蝦晚上就能上市民餐桌。”
正是基于貨站既快又安全的口碑,近期印尼鷹航計劃再加碼,將上海貨運航班量從每周5班增至7班,屆時日均進口貨量將超過千噸,從而以上海為樞紐進一步將進口鮮活貨向蘇浙及福建等地輻射。
貨站多鮮活貨。
浦東機場這個吞吐“大胃”同樣能呵護高價值小件。截至今年5月底,浦東機場已幫助包括國航在內的航司“閃送”疫苗達14.2噸,目的地包括烏茲別克斯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近10個國家和地區。國貨航華東基地副總經理周小軍透露,基于對浦東機場貨站能力的高度信任,國航作為基地在北京的央企航司,出現了將11架全貨機業務全部放在上海的罕見手筆。而且接下來,國航“客改貨”運力中的50%以上也將押注上海。
疫苗箱。
貨站工作人員對疫苗箱進行測溫。
疫苗箱在冷庫專區存放。
與此同時,近兩個月來,德國漢莎貨運航向上海運送的溫控箱貨物超過140個,較疫情前同期至少增加3倍,貨物中90%以上為藥品及藥品原料。
漢莎貨運航華東華中區操作經理王奕分析原因,這應該與中國藥品生產能力大增,以及印度仿制藥產能受疫情影響向中國轉移有關。接下來1至2個月內,漢莎已預通知貨站,預計會繼續增加多達300多個進港冷藏箱,全是美國禮來制藥的貨物。藥品十分嬌貴,全程須裝在恒溫集裝器內,在卸貨、入庫、提離全程都需要有溫控設施無縫保駕。王奕說,浦東機場貨站作為合作20多年的隊友,現已毫無爭議地成為漢莎貨運航除總部法蘭克福及慕尼黑、奧地利以外的全球最重要站點之一。
藥品對于存放溫度要求極高。
種種跡象表明,上海機場在疫情中所經歷的貨運“花式需求”考驗,有望轉為常態化業務。比如,因國際客運航班削減,寵物經貨運航班運輸的需求激增,俄羅斯航空甚至出現一個貨運航班上寵物運輸量達11只的情況。又如,國內溫控貨出口也出現增長勢頭。去年疫情期間,俄航客戶挖掘開發出了利用千島湖鱘魚魚子醬出口來替代美國、俄羅斯魚子醬的新業務,迄今已運送超過15次,形成了穩定貿易。但魚子醬的特殊在于,為確保新鮮,最好是在飛機起飛前最后一刻再出庫登機。俄航中國區貨運代表切爾卡索夫·尤里稱浦東機場貨站是“全能選手”,能承接住各種精細化要求,“目前我們的客改貨航班已增至每周3班,實際貨量甚至比2019年同期還增長20%,且貨量增長并不依賴抗疫物資,目前已從抗疫物資轉為電子產品、藥品、化工原料等常規產品,后續開通全貨機也已在計劃中。”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