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全球航運市場開歷史倒車?亂象下,這家70歲老企業抓住新機遇

來源:上觀2021.6.15

成立70年后再出發,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有了新目標。

番茄醬又回來了!監督“大西洋”輪裝貨的船長張建華已經十幾年沒有見到這種貨物了,今年番茄醬回歸,第一單就運了1.3萬多噸。

張建華是中波輪船股份公司調度室主任,曾長期在中歐航線擔任船長。他回憶說,2000年后,隨著全球航運業集裝箱運輸市場的發展,番茄醬、木板、鋼材等散雜件貨物通過“散改集”,告別了散貨船,登上了集裝箱船;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制造的崛起,中波公司的多用途重吊船從以往出口散雜貨物,進口成套設備、大型工程設備,轉而變為從中國大量運出“高大上”設備貨,進口散雜貨物。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卻改變了航運業的歷史進程,由于世界各地的港口不斷有工人感染新冠肺炎,導致碼頭作業效率低下,進而影響了集裝箱船與集裝箱的使用和流轉效率,使缺運力和缺箱成為卡住全球集運市場脖子的兩大難題。為了能夠及時出貨,許多集裝箱貨物又通過“集改散”,重新登上了散貨船和多用途貨船。

“公司的多用途貨船自備吊具,對碼頭要求較小,去年下半年,許多客戶就向我們咨詢能否承運他們的貨物。我們經過準備,自今年春節開始,推出了專門的‘集改散’服務和集裝箱專班服務,前者為客戶提供‘集改散’解決方案,后者利用多用途船的甲板來運輸貨主的自有集裝箱。” 中波公司航運部大客戶經理李清逸告訴記者。

利用多用途貨船的甲板裝載集裝箱,開設集裝箱專班服務

數據顯示,通過兩項新服務,今年前5個月,企業運輸的噸袋、鋼材、膠合板等散雜貨物總量同比增長50%多,運輸的集裝箱數量更是同比翻了4番。

李清逸介紹,原本隨著海外疫情逐步改善,以及船公司、港口等各方面的努力,全球集運市場運力緊張的局面得到了緩解。但由于蘇伊士運河堵塞導致大量貨物積壓且部分貨船被迫繞行,再加上新冠肺炎變異毒株在一些國家肆虐,集運市場運力緊張程度比去年下半年更加嚴重。集運市場供不應求,客戶轉而尋求其他解決渠道。“近兩個月真的特別忙,客戶電話不斷,我們經常左手拿著座機,右手拿著手機。”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企業一方面通過優化貨物的裝載方案,把公司旗下30余艘船的艙容利用到極致;另一方面通過租船增加運力,并與其他散貨船公司合作,共同提供“集改散”服務。

中波公司多用途貨船的甲板被散貨和集裝箱堆得滿滿的,空間利用率接近極致

中波公司成立于1951年6月15日,由中國和波蘭政府合資創辦,是新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成立之初,企業的歷史使命是沖破西方封鎖,從國外運回我國急需的建設物資。70年來,企業的歷史使命早已改變,面對市場競爭,中波兩國管理層攜手同行,根據航運業的發展趨勢以及中國經濟的發展變化順勢而動,確保了企業至今運營良好。

“中波公司是中國與波蘭兩國政府合作創辦,是兩國友誼的橋梁,但這絕不是企業價值的全部,我們不能只有歷史積淀,而是必須面向未來,用業績說話,把企業做大做強,為中波兩國創造更大的價值。”中波公司中方總經理朱德章說。

他表示,近兩年,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倡議、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以及全球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帶來的機遇,重點開拓長三角環保裝備領域,特別是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客戶,助力中國設備走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為這些國家提供清潔能源。

近幾年,風電裝備出口形勢大好,圖為裝滿了風電葉片的貨船

由于發展勢頭良好,2020年,中波公司訂購了4艘目前全球最大載重噸多用途重吊船(6.2萬載重噸),這些船將于今年年底起陸續交付,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服務能級。此外,也是在2020年,中波公司與一家物流企業合作,組建成立中波物流公司,共同打造長三角區域全供應鏈綜合物流服務平臺,向“航運+物流”轉型,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服務水平。

“到今年年底,中波公司的船隊規模將進一步提升,規模效應將大幅增強抗風險能力,同時擴大公司的影響力。”在企業70歲生日之際,朱德章透露了公司的小目標——“希望在不久將來,中波公司在重大件設備運輸這一細分領域進入全球前三”。

當下,全球集運市場供需失衡的景象又為中波公司帶來了新的思考,相關負責人正在研究未來市場恢復正常后,繼續保留“集改散”業務和集裝箱專班服務的可行性。“就像瓶子裝滿了石頭后,還能再裝沙子和水,疫情之下我們的客戶群得到拓展,船舶貨艙利用率進一步提升。不過還是要看未來這一業務對我們公司,以及我們的客戶來說是否都具備價值。”公司一位高管表示。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