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申辦”還有這些功能!“一網通辦”上線三年,企業和群眾享受了哪些便利?
來源:上觀2021.10.21
上海市“一網通辦”改革三周年,三年來,浦東新區全面推進以“一網通辦”為抓手的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服務效能顯著提升,企業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為全面總結和深入宣傳“一網通辦”三年來的改革成效,進一步提升“一網通辦”品牌影響力,10月15日至10月31日,浦東新區將舉辦多場宣傳活動,通過進商圈、進場館、進社區、進村居、進園區、進醫院等多種方式讓“一網通辦”走進企業、走進群眾。
2016年,浦東開始推進“證照分離”“三全工程”“四個集中”等建設,由此拉開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改革的序幕。浦東新區打造了“1+7+300”企業辦事服務體系和“36+30+1308”民生服務體系相結合的總體布局,將企業服務放到離市場最近的地方、將民生服務放到離百姓最近的地方。其中,企業辦事服務體系包括1個區級企業服務中心,7個開發區分中心和300個銀行網點;民生服務體系包括36個街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30個分中心和1308個村、居委家門口服務站。同時,浦東新區依托上海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實現100%全程網辦;率先推進“單窗通辦”,將各部門單獨的審批受理窗口統一整合為綜合窗口,實現“綜合窗口”全覆蓋,通過“一網通辦”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為企業群眾提供“一次辦成”服務。
陸家嘴管理局的高級主管夏瑾瑤告訴記者,得益于“一網通辦”平臺的升級完善,陸家嘴區域內的行政審批效率不斷提升,方便企業的諸多舉措陸續上線,難點堵點一一打通。比如,線上項目辦理模塊的開通,實現審批全程線上交互,使不見面審批成為可能,得到了各類企業的一致好評。依托電子證照庫,可以很方便地調取相關管理部門核發的項目材料,減省了企業的材料提交工作。又如,部分審批手續從串聯到并聯,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
企業享便利的同時,群眾也受實惠。依托隨申辦,浦東新區在社區村居家門口服務站為老百姓提供黨群、政務、法律、健康、生活、文化、社區管理七大類線上線下服務。10月20日下午,在陸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區家門口服務站舉辦的“一網通辦”集中宣傳活動中,市新居民區書記李娟向大家介紹了“隨申辦”的各種應用。居民了解到,可以通過在“浦東旗艦店”“陸家嘴街道旗艦店”中,很方便地查看浦東和本社區的最新資訊、政務服務信息、便民服務公告,并進行各類社區活動報名、場館預約等。此前,陸家嘴街道還圍繞群眾需求,在31個居民區“家門口”服務站全覆蓋配置“遠程智慧幫辦”系統,在陸家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東園一居民區“家門口”服務站分別設置了“一網通辦”24小時自助服務區,讓更加便捷、智慧、有溫度的服務直達居民“家門口”。
今年黨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布了《關于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歷史使命。據了解,浦東新區將在《引領區意見》的指導下,依托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政務服務,努力打造“直達服務、隨處可及”的“一網通辦”服務新模式,為企業、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推動政務服務全過程、全鏈條改革。在窗口端,持續推動“單窗通辦”優化升級,利用“政務智能辦”實現“信息免提交、材料免填報、辦事免跑動”,將更多的“零材料填報,一次辦成”服務惠及群眾。在PC端,依托上海市“一網通辦”平臺,通過市區兩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大數據支撐,繼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全程不見面辦理”,讓群眾“一次都不跑”。在移動端,通過“隨申辦”APP與小程序,對接全市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不同人群的精準服務。在自助端,著力打造實用性最強、體驗度最高的智能自助終端,率先探索和推廣個人事項自動辦理,實現辦事“零等候”。通過多元化終端的融合發展,著力打造有溫度的數字化政務服務新模式,為企業、群眾提供多渠道、全地域、跨時空、零距離的智能服務。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