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的“豐洲市場”來了,農產品批發市場里“逛吃逛喝”是啥滋味?
來源:上觀2021.11.10
日本東京豐洲市場由筑地市場整體搬遷而來,不僅是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而且是海內外游客“逛吃逛喝”,體驗大都市“煙火氣”的好去處。
如今,上海版的“豐洲市場”來了。11月9日上午,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的上海南郊國際農產品資源配置中心規劃設計方案發布暨簽約儀式上獲悉,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上海蔬菜集團已與松江區達成合作協議,在松江葉榭共同投資建設全國首個農產品領域的全球資源配置中心——上海南郊國際農產品資源配置中心(以下簡稱“南郊國際”)。項目共分為兩期,一期占地面積為180畝。
據悉,南郊國際是上海市“十四五”期間農批市場建設規劃的重點項目,它將對標世界一流農批商業體(如日本東京豐洲市場),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農產品資源配置中心。建成后,集交易、倉儲、消費、體驗、中央廚房等功能為一體,不僅成為上海南部地區標志性民生項目,還要輻射長三角,農產品年交易量預計將超過150萬噸。
除農產品批發交易功能,南郊國際周邊的整體規劃也將同步實施,其中包括五星級酒店、商業街區、體驗消費等設施,有望成為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又一個消費新地標。
上海南郊國際農產品資源配置中心還將配置商業街區以及各種體驗消費業態。
截至目前,上海蔬菜集團共擁有西郊國際、江橋市場、江楊市場、江楊水產品市場等大型農批市場7個,年交易各類農產品達526萬噸,蔬菜、肉類、水果交易量分別占上海交易總量的70%、60%、50%以上。
集團旗下的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充分發揮海關報關、檢驗檢疫和進博會“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臺優勢,年進口箱量達5萬多個標準箱。截至10月下旬,今年從西郊國際登陸的進口商品集裝箱量已達51275個標準箱,貨值達25.84億美元。進口品類包括冷凍、冰鮮肉類、海產品等,凍牛肉、冰鮮牛肉和凍羊肉位居上海進口量前列。
上海蔬菜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夢秋介紹,下一步他們將以南郊國際為樣板,探索研究東郊國際布局建設,持續加大農批市場轉型升級力度,通過東、西、南、北四大市場群落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城市保障供給質量,不斷增加優質高蛋白產品進口占比,滿足上海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更多資訊
-
優化創新生態,“孵化”創業夢想!張江努力助推初創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2023.6.19
“張江集聚了各類高新技術行業,很多企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充滿著奮斗氣息。”疊境數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張朝華日前對記者說,張江科學城正日新月異變化著,他見證了一個個產業園區的崛起、一家家科研機構… 查看詳情 >
-
老廠房變身創新城市空間,上海舊改展“定海之窗”開幕2023.5.26
昔日的廢棄廠房經過社區規劃師改造后完成“華麗轉身”,成為城市創新空間、社區歷史的展示窗口。5月25日,楊浦區2023年度“大家微講堂”定海專場在全新面向公眾開放的“定海人家”展廳舉行。 本期“大家微講… 查看詳情 >
-
中國野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如今,“功能花卉開發”將成新賽道2023.5.25
我國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也是世界最大的花卉生產國…… “中國野生百合曾拯救了世界百合產業……但如今,我國花卉種業發展嚴重滯后,月季、百合等主要商業花卉品種90%以上依賴進口……”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 查看詳情 >
-
養蟾蜍,種繡球……上海這座原生態小島上,鄉村“新經濟”如火如荼2023.5.24
農村小島也有鄉村“新經濟”。 說起鄉村養殖業,養雞鴨牛羊、養魚蝦蟹貝都屢見不鮮,可你見過養蟾蜍嗎?數百萬只蟾蜍在養殖基地內蹦跳,場景頗為震撼。再說鄉村種植業,種菜、種果樹乃至培育菌菇都司空見慣,但在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