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上市公司與元宇宙

來源:上觀2021.11.22

技術能改變世界,但改變不了人性。

“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如果這句話出自一個上市公司之口,你是否能體會他們的心情?

風起

這是創業板上市公司中青寶最近經常提到的一句話。

近期元宇宙概念在資本市場的火爆,使得這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坐上了火箭。

從2021年9月6日至2021年11月19日,公司股價由8.20元/股上漲至34.51元/股,漲幅超過300%。

這樣的漲幅當然引起了監管的注意,面對深交所的問詢函,這家公司如此解釋股價的飆漲——

“一方面, 2021年9月6日的股價基本處于公司股價的歷史低點;另一方面,公司公眾號所提及《釀酒大師》(暫定名)游戲涉及‘元宇宙’概念并且被媒體轉發; Facebook更名Meta引爆A股‘元宇宙’概念股;‘元宇宙’概念繼續受到資金追捧,對岸的美股市場‘元宇宙’概念同樣風頭正盛,以上因素引起公司股價異常波動。”

但這家公司不忘話鋒一轉:“然而,截至2021年11月10日,中青寶收盤價市盈率為520.23,遠遠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市盈率平均水平。”

連他們自己都知道,股價有些高了。

實際上,中青寶的情況只是元宇宙概念在資本市場火爆的一個縮影。這家公司只是開發了一個小游戲,設計了一點點元宇宙概念,就被大量資金追捧。對岸的Facebook更是改了個名,就引起整個行業的軒然大波。

沒錯,只要沾上一點元宇宙,你就會火。

在Wind元宇宙指數中,已經包含了85家A股上市公司。數據顯示,近60日來,這些公司漲勢驚人。不只是中青寶超過了300%,寶通科技、佳創視訊、恒信東方等一眾公司股價漲幅都超過了100%。

一家一家看過來可以發現,這些公司要么是做游戲的,要么是做VR的,要么是做內容的……

這些和元宇宙有啥關系?

理想

所謂元宇宙,其實沒有一個官方的概念。

在人們的想象中,這應該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相互影響的虛擬世界。

人們在一個理想的元宇宙中,可以和現實物理世界一樣,有自己的身份,有真實的事件,有實時的交易,甚至有一套經濟體系,滿足個人和社會需求。重要的是,這個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一樣,永遠在線。

聽起來很棒,不是嗎?

但你也看得出來,元宇宙是一個龐大的概念,想要真正實現它,難度很大,甚至可以說遙遙無期。

從目前來看,要構成一個“宇宙”,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術——

首先,需要一個底層架構,這個架構有軟硬兩方面。軟的方面,元宇宙是接近真實的沉浸式虛擬世界,構建對應的經濟系統至關重要,這需要有一個共識。硬的方面,更類似于現實世界的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框架與協議,這些基建包括5G、GPU、云計算、AI、算力與網絡等一系列技術。

接著,就需要前端的接入。人們通過什么進入元宇宙呢?AR或者VR及智能穿戴設備,是人們能夠持續穩定接入元宇宙,并獲得沉浸式體驗的基礎。

最后,就是場景內容。場景內容端的想象空間巨大,通過游戲、工業、醫療、辦公、教育等場景,人們才可以在元宇宙中獲得真正有價值的體驗。這在未來會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

等到以上所有技術都實現了同步發展或者突破,元宇宙才真正具備成熟的條件。

這有點像互聯網概念一樣。互聯網是誰建成的,何時建成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所以,你說剛剛提到的那些上市公司,和元宇宙有關系嗎?

當然有,但關系大嗎?說不好,至少目前說不好。

現實

這其實就是元宇宙的現狀。

大家都想和元宇宙產生關系,但能不能成功,沒人知道。

這不,張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都掛牌成立了。

看上去像是在玩概念,但把旅游景點嵌入元宇宙,似乎又沒毛病。

這相比那些不斷碰瓷的上市公司,還算好的。有的A股上市公司竟然說自己“是元宇宙的完美締造者”,連幾大巨頭都不敢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

不過,巨頭們雖然沒那么“狂”,但行動力卻頗為一致。

2021年3月,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線創作游戲羅布樂思(Roblox)正式在美國紐約上市,被稱為元宇宙第一股。10月,美國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宣布更名為Meta(元),表明了進軍元宇宙的決心。最近,微軟也宣布,正在嘗試推出更企業版的元宇宙。而騰訊投資Roblox、字節跳動收購Pico,國內頭部廠商也紛紛根據各自優勢,加大對元宇宙的布局。

很顯然,誰都不愿錯過元宇宙這個科技風口。但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現在就開始真金白銀投入,風險不小。

因為,任何新概念的產生都需要時間來實現,任何新生態的建立都需要全行業參與。元宇宙是一項復雜且巨大的工程,從概念提出,到場景實現,還不知道要多少年,參與其中的公司想要盈利,更不是在短期內就可以實現。甚至大浪淘沙之下,很多公司能否生存都是未知數。

所以近期資本市場一些公司股價飆升,顯然是一波短期炒作,價格已經遠遠偏離公司實際價值,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有沒有泡沫。只有當熱潮消退,估值重塑后,市場才能靜下心來挑選真正的好公司。

當然,在A股,面對熱點題材,這是游資的一貫行為。而跟著炒作追漲殺跌,似乎又是一些散戶的一貫行為。

所以太陽底下無新事,盡管監管、機構、專家、媒體,都在苦口婆心地擺事實、講道理,但這股炒作風,沒有人能夠阻止。

也許,這樣的炒作未來到了元宇宙的世界,也是一樣。畢竟,技術能改變世界,但改變不了人性。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