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公共露臺華麗變身 老閔行這個小區多了一方人氣花園
來源:東方網2022.3.11
光照充沛的露臺上,各色盆景、花箱錯落有致,喜歡種植花草的“花友”有了發揮特長的新天地,打開的遮陽棚下,居民們圍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好不愜意!這個春天,在閔行區江川路街道碧江路501弄,居民們多了一個賞心悅目的好去處,它有一個非常文藝范兒的名字——“一米陽光”花園。
誰能想到,在幾個月前,這個露臺還只不過是居委二樓活動室邊上的“廢棄物品堆放處”。從曾經的“邊角料”區域,到如今居民們引以為豪的“打卡地”,這背后究竟有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小區居民王師傅,退休后的興趣愛好就是種花植草,給盆栽翻翻盆松松土、修枝扦插是他的快樂之源。平日里,以花交友,王師傅收獲了眾多朋友,在小區建立了“花友”交流圈,不少喜愛花草的居民隔三差五地相互串門交流,也帶動了更多居民加入。有時候,一株盆景分枝出了好幾盆,他把花草分享給大家。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王師傅卻發現不少家住底樓的“花友”們,為讓花草們沐浴陽光,干脆把花盆都放進了綠化帶里,亂擺亂放不僅破壞了社區原有的綠化布局,而且一個個花盆壓在公共綠化帶中,草皮和綠化也慢慢枯萎死亡。王師傅和社區干部們一一耐心勸導居民文明養花,但常常勸了就收,收了又放。勸導工作收效甚微。
針對這個頭疼的問題,紅七居民區黨總支牽頭,聯合江川路街道城建中心、業委會、物業等,做了前期調研和排摸,還對現存的空間場地進行排摸,發現了結合點:一邊是社區“花友”的需求,一邊是小區荒廢的地塊,黨總支書記邵寧抓住機遇果斷決定,兩相結合打造“一米陽光”花園。在建設過程中,大家群策群力,召開了多次溝通會,聽取多方建議,強化生態理念、優化空間布局,最終讓原本破舊的露臺變成了人氣花園。
據了解,今年江川路街道正積極開展“最美小景”項目創建,旨在整合社區資源,通過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推動社區環境生態升級,推動文體活動升級,推動社區文明程度升級。碧江路501弄所在的紅七居民區,結合2022年閔行區婦女議事示范點建設,通過黨總支牽頭,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共同推進小區的自治、共治、德治建設,借“最美小景”項目契機,不僅有效解決了社區綠化保護與居民“散放式”養花之間的矛盾,還開辟出了一方居民們“共建共管共享”的自治花圃。
現在,居民們自發組成了“一米陽光”志愿養護隊,做好“一米陽光”花園的管理、清掃、堆肥等養護工作。紅七居委會也正積極籌劃,在“一米陽光”花園中舉辦社區沙龍、黨員學習會、睦鄰談心會等活動,豐富花園內涵,將其打造成集睦鄰友善、活力社交、親子游藝、文化文明、社會治理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空間。
更多資訊
-
上海第二條東西向交通大動脈主線隧道貫通明年通車,穿越核心區為何歷時8年余2023.7.26
隨著直徑15米超大盾構“建功號”25日緩緩進洞,北橫通道東段隧道段全面貫通。“這意味著整個北橫通道新建工程主線隧道正式貫通,為明年通車奠定了基礎。”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董事長、北橫通道工程現場指揮部指… 查看詳情 >
-
市人大執法檢查: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十年,下一步爭取更多改革創新舉措落地2023.7.25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是全國首部關于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地方性法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條例》是臨港新片區第一部綜合性法規。今年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十周年,為深化集成性改革和… 查看詳情 >
-
美人魚街迎來猛犸,奉賢新城今夏演繹時尚國潮風2023.7.21
這個夏天,地處奉賢區南方國際廣場總長400余米的海派特色步行街區——美人魚街將首次實現“超長待機”,從每天下午4時到晚上10時,持續為市民游客驚喜“上新”……7月20日晚上,“2023猛犸夜巷”在這里… 查看詳情 >
-
先有行道樹還是先有城市家具?日益激化的“樹牌矛盾”這樣標本兼治2023.7.20
近期,宛平路靠近肇嘉浜路的馬路上悄然發生著變化。在綠化市容部門和道路運輸管理部門的協作下,行道樹多余的側枝被修剪,之前被行道樹遮擋的指示牌從道路右側移到道路中間,終于“重見天日”。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