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助企紓困“科創貸”金融服務發力,為企業量身定制融資方案
來源:上觀新聞2022.7.1
記者從寶山區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寶山區恢復經濟和重振工作專班圍繞重點產業項目融資推進,充分發揮金融助企紓困作用,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專班將金融支持政策作為助企紓困重要抓手,由區發改委(金融辦)牽頭區內銀行建立支持寶山經濟恢復聯絡機制,出臺《寶山區全力抗疫情助企紓困“科創貸”金融服務實施細則》政策,為企業提供下浮30個基點的優惠貸款利率,并在此基礎上給予6個月30%利息補貼,通過財政扶持引導銀行讓利、促使企業得利。
政策實施近一個月來,已有118家企業申請額度,擬投放貸款金額14.7億元。
助力增加首貸銀行授信額度
“科創貸”專項融資額度政策主要聚焦寶山北轉型和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主導產業發展。通過政策宣介、擴大金融服務朋友圈、幫助企業量身定制多元化融資方案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實際幫助。
物流機器人獨角獸企業快倉智能受疫情影響,存在融資進度延緩、交貨周期延后、資金周轉緊缺等問題。區發改委(金融辦)靠前服務,疫情期間先行聯系企業原先對接的建行、浦發和交行等信貸銀行,幫助其在原有授信基礎上爭取7000萬元信貸擴額。同時,幫助企業進一步開拓首貸銀行,增加新信貸銀行的首貸額度。經過協調,工商銀行發揮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科創金融產品優勢,擺脫傳統銀行授信評價體系束縛,將快倉智能作為細分領域“獨角獸”企業重點支持,給予5500萬授信額度。
潤達榕嘉是一家醫藥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疫情期間承擔著多家醫院實驗室的技術支持服務。為緩解其資金周轉壓力,區發改委(金融辦)組協調多家銀行,最終由中國銀行通過間接融資方式,為其關聯企業潤醫科學儀器授信1000萬元,為企業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緩解核酸檢測壓力注入“活水”,也為企業持續創新發展提供信心。
盈智汽車主營汽車零部件研發、制造和銷售,目前正積極轉型為新能源企業供應鏈企業。受疫情影響,企業現金流緊張。了解情況后,區發改委(金融辦)迅速幫助接洽工商銀行和農商銀行,為企業定制融資方案。在一周時間里,兩家銀行便分別與企業達成500萬元與2000萬元融資意向。這筆資金將用于原材料采購,為企業后續擴大再生產奠定基礎。
近期,區發改委(金融辦)積極走訪調研區內重點企業,主動引導區內銀行將企業貸款納入“科創貸”專項融資額度,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快倉智能受惠于利率下降,企業財務費用節約了近22萬元。寶濟藥業原貸款利率為3.95%,經相關部門與其貸款銀行招商銀行溝通協調,重新制定融資方案,企業貸款利率調整到3.4%。
“先開證明,后走流程”
2021年,寶山在全市首創擬上市企業合規審查“一件事”。此舉針對企業上市痛點,將企業到政府部門開具合規證明意見作為一網通辦“一件事”標桿場景,開展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整合了市場監管、稅務、公共信用信息等8+1個主要合規證明事項。自去年6月正式上線以來,已為上海國纜、晶宇環境、寶武碳業等多家企業出證302份。
此前,為在規定期限內提交申報材料,寶武碳業緊急聯系區發改委(金融辦)開具必須于當天提交的兩家子公司《涉稅事項證明》。經金融服務組與區稅務局溝通,采用“先開證明,后走流程”的方式為企業開辟了綠色通道,成功在當天為企業開具了相關證明。
今年4月初,晶宇環境向發改委(金融辦)提請溝通證監局輔導備案事宜。通過協調證監局相關處室,晶宇環境于4月18日參加輔導驗收考試,6月1日證監局順利驗收,6月23日正式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成為本輪疫情后上海第二家獲深交所創業板受理的企業。
北昂醫藥在疫情期間提交了擬上市企業合規審查“一件事”申請。為最大可能保證企業上市進程不受影響,各部門克服種種困難,多次磋商、積極協調,于特殊時期為企業開啟綠色通道,在規定時間內開具出了所需證明,為企業上市掛牌保駕護航。
下一步,區恢復經濟和重振工作專班將進一步發揮金融助企紓困作用。一是做好金融資源精準對接。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性更強的融資產品,實現資金精準滴灌,切實緩解企業融資難題。二是暢通金融信息發布渠道。繼續加強與各金融機構的合作,搭建銀企協調溝通平臺,推動銀行和企業實現共贏發展。三是拓展金融服務覆蓋范圍。發揮上海(寶山)科創金融服務中心作用,借助城市數字化轉型契機,擴大普惠金融服務宣傳覆蓋。四是加強企業需求收集反饋。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動態、問題訴求及所需所盼,保障金融服務快速推進落地。
更多資訊
-
金色中環又添商辦綜合體,TOP芯聯項目要來了2023.8.17
8月16日上午,浦東建設正式發布TOP芯聯項目。作為浦東建設首發的商辦綜合體項目,TOP芯聯集智能辦公、商務休閑及生活體驗于一體,將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TOP芯聯位于浦東成山路718弄,… 查看詳情 >
-
開園2年,稅收翻6倍,閔行這個科創園做了些什么?2023.8.15
從空中俯瞰上海閔行的淡水河畔,可以看到沿劍川路長約兩公里,40幢獨棟廠房齊整如一,三個裝扮一新的墨綠色大油罐掩映在一排排灰黑色建筑群里。這里就是“大零號灣”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和新興產業研發落地的… 查看詳情 >
-
60萬元每畝的地,企業情愿花200多萬元買,上海這個園區成新賽道投資熱土2023.8.14
最近,20多個儲能、機器人等戰略新興產業項目集中落地松江區小昆山工業園區。一時間,園區成為新賽道企業投資的熱土。 園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一年來新引進的新賽道產業項目超過前五年的總和,招商引資勢頭喜… 查看詳情 >
-
親歷上海城市更新三十年,這次中海·海上和集亮出了“繡花針”功夫2023.8.9
九十年代初,上海舊改大幕正式拉開。三十年來,130萬戶曾經居住在危棚簡屋、二級舊里的居民搬進了新居。這三十年也是中海地產深度參與上海城市更新的三十年。從“斜三基地”起步,中海在上海對話一江一河、打造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