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銷售額達6.2億,北上海這家傳統藥企如何乘勢發展
來源:上觀新聞2022.7.12

【小編說】
最近,本市出臺加快南北地區(寶山區、金山區)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南北兩座“山”加快轉型煥新的速度。其中,特別提出要以產業轉型為核心,構建高端現代產業體系,打破原有的結構性桎梏,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特色化轉型。
實際上,這幾年,不管是在“南”金山,還是在“北”寶山,這樣的產業轉型探索已經開始,一些企業項目、產業集群正在發生“綠色升級”“美麗嬗變”。最近,記者分別走進上海的南北地區,記錄產業鏈上的一個個轉型故事。
“我們近五年的銷售收入復合年均增長率18.2%,近五年的凈利潤復合年均增長率20.6%。2021年,公司銷售額達6.2億元,凈利潤9062萬元。”
在寶山區羅店鎮撫遠路的辦公室內,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偉鋼報出了這樣一組數據。
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的風云變幻,傳統醫藥企業無不面臨著如何把握行業趨勢、探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難題。作為一家已過“花甲之年”的老牌藥企,朝暉藥業始終立足自身優勢,謀求創新合作機遇,在寶山全力打造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大背景下,走出了一條充滿活力的特色之路。
校企聯合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2020年,寶山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作為全市五大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之一正式授牌。坐落在羅店工業園的朝暉藥業,恰好位于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中部核心區域。
伴隨著重磅政策落地,重大項目、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集藥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朝暉藥業也在積極探索,不斷提升企業參與未來競爭的能力。
唯有創新。自2001年起,朝暉藥業就被上海市科委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企業連續多年投入不低于銷售額10%的研發費用,用于藥品的研發與技術引進。2021年,在寶山區政府的支持下,朝暉藥業與上海大學攜手創辦新藥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以提高生物醫藥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創新能力和生物醫藥領域新技術、新成果的落地轉化為目標,服務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
短短一年,校企聯合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之路已初見成效。上海大學醫學院張川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新藥創制相關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團隊找到了中藥丹參的主要活性成分“丹參素鈉”,并將其注射液開發成1類新藥。在功能型平臺的支撐下,臨床試驗的樣品生產問題得以解決,目前已完成I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II期臨床研究。今年2月28日,張川團隊與朝暉藥業正式簽約,意味著國家中藥一類創新藥“丹參素鈉注射液”將由朝暉藥業進行轉移落地,實現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放大生產。
“生物醫藥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功能型平臺的建立,吸引了高校、科研機構科技人員參與企業技術攻關,有效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同時,對相關共性技術、設施、質量分析、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等資源的共享,也能有效助力寶山區生物醫藥產業孵化和產業化發展,進一步增強區域內生物醫藥產業軟實力和生物醫藥經濟硬實力。”錢偉鋼說。
得益于長期對研發創新和產品質量的重視,朝暉藥業已有6個產品(8個品規)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預計近期還將有2個產品過評,實現了多個關鍵工藝技術的突破和累積。其中,比卡魯胺片、奮乃靜片、丙硫氧嘧啶片等3個產品均是國內同類產品中首個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在細分賽道上取得了領先地位。
與時俱進建設智能化工廠
近年來,國內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備受關注。
對那些原本不具備生產資質的中小型藥品研發機構和科研人員來說,這項制度讓他們不再只有“賣青苗”這個單一的成果轉化路徑,而是可以通過合作或委托生產的方式獲得藥品上市許可。對朝暉藥業這樣擁有先進生產設施和豐富生產管理經驗的企業來說,新制度下的合作前景同樣誘人。
“醫藥行業政策以及外部環境瞬息萬變,讓我們認識到企業的快速發展除了打造拳頭產品外,還需要擁有多元化的產品和劑型,與自有產線形成優勢互補。”錢偉鋼介紹,朝暉藥業擁有固體制劑、注射劑、軟乳膏制劑、原料藥等多條通過GMP認證的生產線,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MAH制度推出,企業在未放松和影響原先研發投入及進度的前提下,開始尋找優質的產品和合作企業。
了解這一需求后,羅店工業園相關負責人聯系到了同樣有著合作意愿的“鄰居”——位于寶山城市工業園區(現為寶山高新技術產業園)的上海葆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過溝通協調,兩家企業一拍即合,很快簽約。
最終,雙方選定硫酸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溶液作為首個合作產品。該產品可治療急性重癥哮喘和可逆性氣道疾病,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和開發價值。經過兩年多的研究,目前該產品已正式申報,很快將迎來產品的最終落地轉化和商業化生產,實現產品的市場價值。
走在建造于1998年、占地100畝的企業空間,記者并未感覺到“歲月的痕跡”,一問才知,企業定期會對廠房內外的軟硬件進行更新、升級。在錢偉鋼看來,朝暉藥業的與時俱進,也是它能持續吸引優質合作項目的原因之一。
2018年,朝暉藥業完成了自動化立體高架倉庫的建設。該倉庫設有8208個庫位,通過WMS系統的接入以及自動機器人運輸小車的配備,使得各個生產車間與倉庫之間能夠實現產品生產下線與自動入庫的一體化、無人化,極大地提高了倉庫的運轉能力和效率。
企業還部署了原料藥工藝數據采集系統,采用先進的電氣設備,對原料藥生產過程中的部分操作進行遠程控制,通過對現場的溫度計、壓力表、流量計、液位計等測量儀表的數據采集,實時監控現場生產狀態,并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數據中心,大幅度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透明度和生產過程的可控性。
此外,為了更好響應政府關于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的號召,企業于2017年起持續投入近1600萬元,引入國內先進的VOCs裝置,大大改善了空氣排放質量。之后,又順利通過了ISO45001、ISO14001、IS050001、安全標準化二級等體系認證。2020年,朝暉藥業被認定為上海市四星級綠色工廠,2021年被認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
為企業輸送“來之能戰”的人才
人才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資料顯示,上海有14所大學開設了生物醫藥相關專業,依托產業創新載體及高校資源,創新人才正不斷集聚。但企業的危機感仍然存在。
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2021年初,朝暉藥業與上海大學醫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共建上海大學醫學院研究生實踐基地,以此推進生物醫藥高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與此同時,朝暉藥業向上海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50萬元,用于支持優秀人才的培養。
“我們希望借此新模式全面推動產學研合作,讓優秀的醫藥人才在踏入社會前夯實理論結合實踐的基礎,為企業輸送‘來之能戰’的人才。”
據了解,朝暉藥業為上海大學醫學院2021屆藥學專碩研究生定制了《藥品質量管理》專題課程,首期課程由朝暉藥業總經理王燕及其他多位高管擔任授課老師。來自藥學專業的23位專碩研究生,系統地學習了現代藥品生產與監管概述、藥品生產管理法律法規、藥品制造工程項目管理、EHS管理等10個專題,內容涵蓋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監管等專業知識,每學期共計40個課時。理論學習完畢,學生還前往企業參與現場教學與實踐,了解書本上的知識如何在現實中落地。
通過這個項目,錢偉鋼成了上海大學醫學院2021屆藥學專業研究生孟沙的企業導師。除專題授課外,孟沙還在研發專業帶教導師的指導下,深入研發實驗室開展各類研究實驗。
“在研發中心,帶教導師細心教導我。在公司實踐基地,我可以更加準確地分析每一個實驗結果,并通過實踐去論證。平日里,前輩們在生活上也時常給予我關心和幫助。之前都是在學校實驗室做實驗,這次真正走進藥企,從書本、實驗室走到生產一線,讓我有了空前的體驗,也讓我對未來擇業更有信心。”談起這段經歷,孟沙十分感慨。
通過與上海大學在人才培養、藥物創新方面的通力合作,今后,朝暉藥業將持續為寶山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培育、輸送高素質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人才。
更多資訊
-
正式開園!這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閔行又有大手筆!2023.8.29
8月28日,博世力士樂莘莊工業區園區正式開園,該園區位于春光路611號2號樓,將作為博世力士樂旗下全新子公司的主要運營場所,承載著公司在華深化布局的重任。 據了解,博世力士樂是世界500強博世集團旗下… 查看詳情 >
-
這個舊改地塊居民簽約100%!百家姓一條心的背后是許多暖心之舉……2023.8.29
居民簽約率100%!8月27日下午,在靜安蘇河之畔 最大零星舊改地塊項目基地, 江寧路街道76街坊零星舊城區 改建項目基地的舊改指揮部 一片歡呼雀躍! 截至8月27日, 這一地塊簽約率99.86%, … 查看詳情 >
-
上海最大的老小區拆除重建項目更新協議簽約,同意率97.74%首日即生效2023.8.29
8月28日下午,楊浦區鳳南一村居委會傳出一陣歡慶的鑼鼓聲。工作人員在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推進欄“星星墻”前完成新簽約戶的“貼星星”工作,截至晚6點,更新協議簽約完成1772戶,同意率達97.74%,簽約… 查看詳情 >
-
五個新城綠環啟動段全面建設實施,空間亮點搶先看,低影響少介入如何變更美?2023.8.29
上海五個新城建設迎來重大進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天(28日)從上海市規劃資源局獲悉,于今年1月獲批的五個新城綠環專項規劃,啟動段方案編制已經完成,進入全面建設實施。預計9月底,部分建設項目將呈現…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