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上海產業園空置率和租賃真相:腫瘤藥企6月第一時間開啟新實驗室裝修
來源:上觀新聞2022.7.18
疫情逆勢中,上海產業園區租賃面積是增是減?疫后整體空置率是否有所攀升?“產業新空間,城市新活力”——對話上海市第三批特色產業園區活動,日前由上海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聯合仲量聯行共同舉辦,來自市經信委、第三批特色產業園區負責人以及仲量聯行的業內專家們共同道出產業園區經此一“疫”后真相。
INNOGREEN創新綠洲、國際氫能谷、漕河涇元創未來、上海金谷智能終端制造基地作為第三批特色產業園區負責人,在會上就“建立高品質空間載體,助力產業邁上新臺階”主題開展圓桌討論。
仲量聯行上海商業地產部產業園區總監俞則人透露,仲量聯行最新發布的上海市產業園區市場分析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各產業園的凈吸納量即新增租賃面積仍達14.2萬平方米,其中二季度,即便遭遇疫情巨大沖擊,產業園凈吸納量仍錄得6萬平方米。另外,疫后上海產業園區整體空置率僅小幅上升到了10.8%。
這些韌性背后的原因,在于企業對上海集成電路、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保持了旺盛活躍的需求。俞則人介紹,按照各核心產業園區2020年和2021年的需求行業分布,企業對于科技新媒體產業的需求最大,租賃面積超過50%,集中為元宇宙、電商平臺、芯片、智能終端等產業布局;需求第二大為生物醫藥,租賃需求在行業占比從2020年的13%攀升至2021年的26%;需求第三大產業為高端制造業,且后勁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選址時,均把園區是否形成產業上下游生態圈即產業匹配度置于首位,同時重點關注地方的支持政策。而交通配套、租金及交房標準等反而在其次。這一特征,與企業租賃市區甲級寫字樓時的關注重點形成顯著區別。另外,研究者還發現,上海有40%的理工類及醫學類院校,直接位于或臨近產業園區,院校的研發能力和資源直接服務于園區,形成了上海產業新空間的獨特優勢。
德琪醫藥專注于腫瘤創新藥,2017年由“海歸”設立,2020年在港上市。公司在滬成立發展的5年,頗能凸顯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清晰的產業定位,以及政府、高校、園區、人才齊發力下的產業生態圈優勢。德琪醫藥相關負責人沈貝介紹,上海是公司研發、臨床、運營、銷售一體化綜合布局點,其中研發在張江,臨床在長寧。“我們原有1000平方米研發實驗室,但隨著研發管線增至15條,實驗室面積不夠用了,經改造后仍很快出現飽和。從去年開始,公司著手實驗室擴張。”據悉,由于德琪醫藥的科學家多居住于張江,故公司重點在張江、金橋、外高橋附近尋找實驗室。企業在紹興設有小分子工廠,在杭州也有2000平方米大分子實驗室,公司高層一度考慮,若在上海遲遲找不到合適實驗室場地,只能選擇轉移至浙江。“然而,從長遠考慮,上海的人才儲備和集聚,我們與上下游的合作與交集等因素,上海仍有不可替代優勢。因此我們最終還是決定留在上海。也真巧,仲量聯行幫我們在張江科學城板塊找到一塊3900平方米可擴展面積,公司今年春節前簽合同,今年6月1日后與物業交接,第一時間開啟裝修,計劃年底入駐。可以說,德琪醫藥的發展勢頭沒有減慢,上海仍是企業總部的第一選擇。”沈貝說。
企業對于上海產業的信心,還在于布局“新賽道”的后勁。市經信委產業園區處副處長丁興沂介紹,上海在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三年推出共53個特色產業園區,前兩批40個特色產業園區勢頭良好,202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7954億元,營業收入達18426億元。“尤其是單位土地營業收入實現每平方公里249億元,每平方公里產值高達141億元,這兩項指標較全市面上的產業園區分別高出了24%和72%。”而今年“上新”的13家特色產業園區,其中有10個園區與數字經濟、綠色低碳、智能終端、元宇宙“新賽道”強關聯。如數字經濟賽道,有數智南大、虹橋之源和G60松江信創產業園;綠色低碳領域有國際氫能谷、寶武(上海)碳中和產業園;元宇宙賽道有漕河涇元創未來和張江數鏈;智能終端領域有金谷智能終端制造基地、虹橋數字物流裝備港和動力之源。“到2025年,上海數字經濟要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15%,綠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終端3年后的總規模力爭超過1.5萬億元。特色產業園區無疑將成為保障上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前沿陣地與重要承載。”
據透露,這些特色產業園區的政策創新通道已打通,絕大多數園區都可享受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發展資金政策,重點產業項目給予土地空間資源保障,容積率和開發強度可合理確定。
據悉,今年6月16日啟動的2022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成為此輪疫情后全市首場大型活動。大會上,埃森哲、仲量聯行、橡樹資本等10家國際知名機構企業納入2022全球招商合作伙伴。此場活動,是上海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等與2022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合作的10場主題活動中的首場。
更多資訊
-
站在風口的泥城,如何“飛”得更高更久更遠?2023.9.12
20世紀,滬產貂皮鼎鼎有名,在海外市場被爭相搶購。當時,上海最大的養貂基地,就在公認的農業大鄉——南匯泥城。1989年頂峰時,泥城一度飼養了萬頭水貂,所產的對蝦、蘑菇、甜瓜、青扁豆等也備受市民歡迎,經… 查看詳情 >
-
從河港到海港,上海怎樣保護傳承與弘揚利用水文化2023.9.11
人類依水而居,城市因水而興。上海坐落在東海之濱、長江入海口,是一座孕育于蘇州河邊、黃浦江畔的國際化大都市。近年來,上海大力推進“一江一河”戰略工程,通過城市更新、人文建設和生態修復等,一步步把城市濱水… 查看詳情 >
-
逛公園也能防電信詐騙,北虹橋網信主題公園正式開放2023.9.11
“網絡謠言案例:為引人注意,田某某在某網站編造發布‘女幼師給男童喂避孕藥’的謠言,引發大范圍傳播擴散,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公安機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田某某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對其造謠網絡賬號采取關停措施… 查看詳情 >
-
南京路如何逛?三條新打卡路線,帶你領略不一樣的風光2023.9.11
9月10日,2023年上海旅游節黃浦系列活動之“南京路步行街新樂元”主題活動,在新世界城舉行開幕式。活動現場發布了三張南京路“新樂元打卡地圖”,同步開展“新樂元新體驗”消費打卡活動、第二屆南京路步行街…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