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幫助汽車“飛”起來的公司,為何看中黃浦濱江
2022.7.20
2021年11月5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小鵬匯天的一款飛行汽車旅航者X2,以其前衛的理念和酷炫的造型讓參觀者們舉起手機,爭相與它合影留念。
這款純電動力飛行器整機共重560千克,其機身部分由100多個碳纖維零件制成,而這部分的全部重量僅為85千克。業內人士感嘆,汽車要能“飛”起來,關鍵要“輕”。在碳纖維零部件的助力下,X2得以實現輕量化,減少了電池能量消耗,增加了續航里程,從而減少碳排放。
負責聯合設計開發和獨家承制這些碳纖維零件的“幕后英雄”,是HRC中國恒瑞有限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復合材料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HRC專注于輕量化高性能碳纖維零部件的研發、工程設計及工業化量產,服務于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風能、建筑工程等多個行業和領域。企業的研發、辦公、生產基地分布于全球4個國家,擁有800多名員工。
HRC創始人兼董事長顧勇濤在西班牙學習、工作、生活了20余年。2015年,長期從事高科技和新能源領域投資的他注意到中國對于新能源車及節能減排的重視,敏銳地捕捉到了國內復合材料應用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做出了回國創業的決定。
作為歐洲最大的應用科研機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下屬化學技術研究院(Fraunhofer ICT)在亞洲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HRC與Fraunhofer ICT在常熟高新區聯手打造了中國首個致力于輕量化量產技術應用的開放式研發平臺ACTC先進復合材料技術中心。由中德專家領銜的團隊提供從復合材料原材料選擇到零部件設計、優化、樣件試制,再到小批量制造以及測試驗證的一站式量產前研發服務。同樣是在常熟,HRC還布局了汽車及航空航天兩大獨立生產基地。
隨著市場不斷拓寬,顧勇濤開始考慮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上海設立一家子公司。2021年8月,上海亨睿航榮航空工業有限公司在黃浦區科技創業中心注冊成立。在不久的將來,公司將在黃浦打造一支由海內外高端復合材料人才組成的百人精英設計團隊,主要面向并服務汽車、航空、工業應用、建筑工程等目標行業客戶,進行前期的高性能碳纖維零部件的工程設計和海外技術交流及預研類項目開發,勇攀復合材料科技高峰。
為何是黃浦?HRC看中的首先是中心城區黃浦獨具吸引力的國際化環境。在最初考察階段,黃浦區出臺的支持外資研發中心建設的政策,舉辦外灘金融峰會、重點領域企業沙龍的傳統,產業生態不斷優化的氛圍都給顧勇濤留下了深刻印象。2019年12月,黃浦區外國人辦證窗口和出入境窗口攜手合作,在全市率先實現來華工作的外籍人員(A類)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的“一門式”受理。這一政策對企業來說也很有吸引力。顧勇濤表示:“我們在上海組建精英設計團隊,希望能吸引一批高素質的外籍專家和留學歸國人員,黃浦區開放、創新、包容的發展環境讓企業更有信心。”
交談中,顧勇濤還特別提到,黃浦區對科創的重視程度以及濃厚的科創氛圍令他眼前一亮。顧勇濤說,通過與區科委的多次交流,企業明顯感覺到黃浦區對于碳纖維復合材料這個相對新興產業做過細致的市場調研。“說到我們的車身件、底盤件和內外飾件等汽車產品時,區里結合材料優勢所提出的設想也與我們對應用場景推廣的設想相契合。我們感覺找到了知己。”
近年來,碳纖維在建筑空間結構領域的應用發展迅猛,已用于建筑及橋梁結構的加固補強,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材料的抗彎、抗剪和承載能力。HRC也在積極開拓這個領域,目前已采用全可循環材料開發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建筑模板,大幅降低模板建筑工程的碳排放。擁有密集樓宇、各類建筑和大量建筑示范點的黃浦區,也針對未來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合作向企業拋出了橄欖枝。
眼下,顧勇濤正在區里相關部門的幫助下尋覓合適的辦公場所。“作為一家科創企業,我們需要一個既可以享受工作生活便利,又有助于提升企業整體形象的辦公地點。現代、開闊、兼具自然與人文氣息,是我們設想的最佳辦公環境氣質,黃浦濱江正好符合我們的需求。下班之后,還可以帶著我們的外籍專家到不遠處的外灘、新天地放松一下,這座城市的地標夜景不容錯過。”
更多資訊
-
金色中環又添商辦綜合體,TOP芯聯項目要來了2023.8.17
8月16日上午,浦東建設正式發布TOP芯聯項目。作為浦東建設首發的商辦綜合體項目,TOP芯聯集智能辦公、商務休閑及生活體驗于一體,將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TOP芯聯位于浦東成山路718弄,… 查看詳情 >
-
開園2年,稅收翻6倍,閔行這個科創園做了些什么?2023.8.15
從空中俯瞰上海閔行的淡水河畔,可以看到沿劍川路長約兩公里,40幢獨棟廠房齊整如一,三個裝扮一新的墨綠色大油罐掩映在一排排灰黑色建筑群里。這里就是“大零號灣”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和新興產業研發落地的… 查看詳情 >
-
60萬元每畝的地,企業情愿花200多萬元買,上海這個園區成新賽道投資熱土2023.8.14
最近,20多個儲能、機器人等戰略新興產業項目集中落地松江區小昆山工業園區。一時間,園區成為新賽道企業投資的熱土。 園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一年來新引進的新賽道產業項目超過前五年的總和,招商引資勢頭喜… 查看詳情 >
-
親歷上海城市更新三十年,這次中海·海上和集亮出了“繡花針”功夫2023.8.9
九十年代初,上海舊改大幕正式拉開。三十年來,130萬戶曾經居住在危棚簡屋、二級舊里的居民搬進了新居。這三十年也是中海地產深度參與上海城市更新的三十年。從“斜三基地”起步,中海在上海對話一江一河、打造偉…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