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百強企業入圍門檻88億元,首個凈利潤超千億元企業誕生
來源:上觀新聞2022.8.31
上海百強企業榜單以上一年企業財報公布的營業收入作為排名標準,每年都傳遞出重要的經濟發展信號。
從2022年榜單來看,上海百強企業總體呈現較快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指標實現百分比兩位數增長,擺脫上年增速較緩的態勢,綜合經營實力繼續增強,尤其是新興產業發展迅猛,高增長趨勢有望持續。另外,鋼鐵、海運企業排名提升較快,中國寶武位列上海百強首席位置。
經營規模快速擴大
整體來看,上海百強企業經營規模增長迅速。2021年上海百強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首次突破9萬億元,達到96595.2億元,同比增加13369億元,增長率16.06%。
規模擴大后,2022百強榜單入圍門檻繼續提高,從去年的84.2億元提高到今年的88.5億元。營收“千億俱樂部”的會員也從去年的21家增加到22家
具體來看,上海百強前10名排名發生較大變化,鋼鐵、海運龍頭企業增長強勢。中國寶武位列上海第1名席位,營業收入達到9722.6億元,增長44.31%;上汽、綠地控股位列第2、第3名;中遠海運以63.85%的增幅由上年的第8名躍升至第4名,同時刷新了榜單發布以來單個企業凈利潤的新紀錄,成為首個凈利潤超千億元的公司;余下第5名至第8名分別是交通銀行、太平洋保險、上海萬科、浦發銀行,營業收入增長放緩,排名均略有下降;中建八局、建工集團位列第9、第10名,排名保持不變。
另外,新晉3家千億元級企業是上海銀行、旭輝控股和國網上海電力;跌出千億元級企業的是東浩蘭生和中智上海,這兩家公司均因營業收入確認的會計政策改變致使營收下降。
同時,上海百強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在提升,凈利潤合計為6337.8億元,增長率15.36%,納稅總額為5958.3億元,增長率13.97%,都實現兩位數增長。
雖然受上年上海百強企業凈利潤基數偏低的影響,但部分企業的高增長態勢可圈可點。如中遠海運凈利潤增加831億元,增長率378.9%;拼多多凈利潤增加149.5億元,扭虧增盈;中芯國際凈利潤增加71.8億元,增長率178.6%。
百強中有7家企業虧損。美團公司雖然2021年營收規模增長較快,排名從第21名上升至第14名,但虧損額較大,達282.4億元;航空、旅游公司繼續虧損,但虧損額有一定幅度的減小,其中攜程公司減虧80%。
新興產業成為增速“領頭羊”
在2022年上海百強企業榜單上,新興產業公司成績亮眼,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幅度比上海百強增幅高一倍以上。
今年百強榜單中有24家新興產業公司上榜,較去年增加了5家,合計營業收入達到8884.1億元,同比增長34.68%,凈利潤239.7億元,同比增長40.07%,成為推動百強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其中,不少新興產業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較快,在百強榜上排名靠前。如美團排名第14名,支付寶排名第26名,拼多多排名第24,較去年提升8名,中芯國際排名第50名,提升5名。
與此相對應的是,上海百強企業的創新投入確實在逐步增加。2022上海百強企業中提供研發費用數據的有83家,合計總額為1607.4億元,增長369.9億元,增長率29.90%;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是1.89%,比上年增長0.19個百分點。中國寶武、上汽集團、美團公司分列研發費用前三名,2021年研發費用增長率都接近50%。
如果從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這一指標來看,研發強度最高的前5名企業全部是新興產業公司。按投入強度排列依次是,攜程44.89%、上海華虹22.66%、中芯國際11.56%、美團9.57%、韋爾股份9.31%。這些新興產業公司大多正處于成長期,技術迭代周期也短,需要保持較高的研發費用投入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22上海百強新聞發布會透露,新興產業中,發展最好的大類是信息技術產業。在同步發布的2022上海新興產業百強榜上,信息技術產業公司占據了約半壁江山,呈現經營規模大、頭部企業多、增長速度快的特點。新興產業百強的信息技術產業大類如果資產總額能繼續維持27%的年增長速度,三年后規模將增加一倍以上。
多榜單同時發布
與2022上海百強企業榜同時發布的還有2022上海制造業、服務業、民營企業、民營制造業、民營服務業、新興產業、成長企業百強排行榜和2022百強企業發展報告、2022上海新興產業百強發展報告。
在制造業、服務業企業百強榜單上,營業收入、凈利潤、納稅總額等經濟指標也表現良好,實現較快增長。制造業百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7784.8億元,同比增長19.06%;凈利潤達到1781.3億元,同比增長12.72%;服務業百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52817.0億元,同比增長13.36%;凈利潤達到4512.5億元,同比增長12.77%。總體看,制造業百強企業凈利潤增速高于服務業百強企業,服務業百強企業經營規模大于制造業百強企業。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民營企業百強營業收入也呈較快增長態勢,但凈利潤明顯減少。2021年民營百強企業營業收入達到25338.4億元,同比增長21.86%,資產總額、納稅總額也都呈現兩位數以上增長,但凈利潤為1382.4億元,同比減少9.23%。
民營百強和民營服務業百強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個別電商平臺企業虧損金額較大和房地產公司凈利潤下降幅度較大,致使整體凈利潤下降,其他民營企業凈利潤增長基本正常。
2022上海百強企業榜單由上海市企業聯合會、上海市企業家協會、上海市經濟團體聯合會和解放日報社聯合發布。主辦方表示,將繼續強化擔當有所作為,代表企業和企業家的利益,主動反映企業和企業家的呼聲,協助政府打造最優質的營商環境,為上海百強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服務。
更多資訊
-
好風景引來好項目,這塊“世界級料子”將成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沃土2023.8.21
上海西部,藍綠相間、風光秀麗的“藍色珠鏈”邊,一個如森林小鎮般的“微型城市”正逐漸成形,區域內通過景觀環路和小火車串聯。這是預計將于明年啟用的華為青浦研發中心項目,未來將導入3萬余名科技研發人員。 不… 查看詳情 >
-
圍繞“大樹”打造一片林帶,嘉定產業發展新動作:在龍頭企業周圍建設產業小鎮2023.8.21
“要挑戰把持高端醫療設備市場幾十年的國際巨頭!”2011年剛成立時,總部在嘉定的醫療行業“新星”企業——聯影醫療就喊出了如此豪言壯語。如今12年過去,聯影醫療早已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初創企業成長為市值超千… 查看詳情 >
-
淮海路中段不占“人氣法則”?這家商場讓這段路“翻紅”2023.8.21
淮海路商圈,東端連著新天地,西端連著環貿購物中心,各自形成了一片可購可逛可游的商業空間。曾經的淮海路中段,即重慶南路到瑞金二路這一段,則相對落寞。沿街以光明邨、老人和等一眾老字號餐飲店為主,街面上多為… 查看詳情 >
-
站在“十字路口”,肩負重大使命,臨港新片區何以做好“頭雁”?2023.8.21
8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迎來揭牌四周年。 四年來,臨港新片區以習近平總書記“五個重要”指示要求為統領,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自由貿易港和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