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紅色印跡、海派源頭、詩意江南、國際水岸,盡在這個“文化C圈”

來源:上海徐匯2022.10.12

根據徐匯“十四五”規劃“兩極驅動、東西循環、南北聯動”的城區發展布局,以徐家匯源、魅力衡復、古韻龍華、藝術西岸等四個重點區域為核心,優化空間格局,發揮各個功能區板塊的特色,推動“在場、在地、在線”等各類文化項目的有機結合,集聚海內外高能級要素、高品質服務和高等級活動,“徐匯文化C圈”在優化整合中正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和活力。

徐家匯源打造文商旅體融合的活力品牌
徐家匯源作為上海第一個開放式4A級都市旅游景區,是集歷史建筑、文化教育等為一體的綜合人文景區,景區內有被稱為“遠東第一大教堂”的哥特式雙塔建筑徐家匯天主堂、140多年來從未中斷氣象觀測的徐家匯觀象臺、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徐家匯藏書樓、《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地百代小樓等,被譽為“生活著的百年上海”。
徐家匯書院(徐匯區圖書館主館)

徐家匯商圈
整合海派文化遺存,推進徐家匯書院(徐匯區圖書館主館)等項目,結合徐家匯商圈打造最富活力、最顯魅力、最具影響力的世界級商圈的發展格局,徐家匯源將煥發文商旅體多種業態融合發展的活力,成為具有海派歷史文化底蘊的活動空間。


徐家匯體育公園

上海“運動之夜”啟動儀式暨徐匯區體育消費嘉年華
隨著徐家匯天橋連廊、美羅區域內庭等標志景觀的重塑和空間品質提升,結合徐家匯體育公園開放,這里將進一步吸引賽事表演、電競游戲、體育健身等業態集聚,引入國家文化產業高端峰會等一批會展活動,增強徐家匯國貿中心等文化體驗功能,提升“海派文化之源”的品牌影響力和中央活力區的品質魅力。
魅力衡復塑造都市高雅生活的街區品牌
衡復風貌區

衡復音樂街區
積極創建“武康路-安福路”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全面提升“武康路-復興西路歷史文化街區”“汾陽路-復興中路音樂文化街區”“岳陽路-建國西路慢生活街區”三大街區的人文內涵和藝術品質,形成主題鮮明、主客共享、景城一體的街區環境。

武康大樓
挖掘衡復“四居一館一中心”、武康路393號、武康庭等文化場館的人文內涵,實現歷史街區“點-線-面”的整體保護和開發利用,形成“名人故居+文化場館群落”的規模效應。借力德意志唱片公司“黃標俱樂部”在中國首個落地空間(第三空間),發揮上海音樂學院、上海交響樂團、上音歌劇院等高校、院團和場館的功能,以“M+”推動現代音樂產業鏈的聯動,促進國際音樂資源的集聚。

黑石公寓

夏衍舊居
推動街區業態微更新,以歷史建筑群像為背景,以街區文化和高雅藝術為亮點,引領時尚消費潮流,發展具有國際藝術內涵的夜間文化消費街區和具有海派文化之源特點的中心城區文化休閑業態,打造建筑可閱讀、街區宜漫步、城市有溫度的“衡復樣本”。
古韻龍華建設傳承江南文化的創新品牌
龍華烈士陵園
做好龍華革命歷史紀念區域整體提升項目,全力將龍華烈士陵園打造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重要地標,有力促進徐匯紅色資源傳承弘揚的標桿。加強龍華塔、龍華寺等全國和上海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龍華廟會”和徐匯區級非遺名錄項目“龍華民謠”等的保護和傳承,結合龍華會項目的建設,構成一個江南韻味突出、多種文脈并存、軟硬件完善的歷史文化風貌區體系。

龍華寺及周邊
打造龍華“民俗文化共享生活圈”,辦好“千年龍華民俗大講壇”“益龍華·傳承經典”等特色文化項目,充分發揮上海京劇院、周信芳戲劇空間、朵云軒等文博和演藝機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功能,推進以江南文化為主線的民俗文化建設。
傳承龍華機場百年航空的獨特資源,結合龍華航空服務業集聚區的發展,積極探索機場遺存+空港文化+創新業態相結合的新開發模式。
藝術西岸發展高端要素集聚的水岸品牌
西岸美術館大道
集聚高品質的國際藝術資源,發揮西岸夢中心等沿江演藝劇場群、美術館大道等一批大型文化設施的功能,打造世界級藝術、文博、會展、交易活動的常年舉辦地和熱點聚集地。結合CMG版權交易中心、超高清視音頻制播暨國家重點實驗室、央視長三角總部和上海總站等入駐西岸傳媒港,優化媒體產業的配套服務,打造高能級的媒體產業新高地。

第三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開幕現場

西岸藝博會展覽內景
推動沿江演藝劇場群引入高水平的國際演藝項目,薈萃一批精品文化演藝空間,提升藝術品質,形成西岸文化藝術季的特色。結合與法國蓬皮杜中心合作項目等高端平臺,大力推動中外高品質文化藝術的雙向交流。

西岸美術館

建設穹頂藝術中心,逐步打造濱江演藝群落
圍繞黃浦江“世界會客廳”建設,推進徐匯濱江碼頭建設,以“藝術西岸”為核心,集聚濱江沿線景點、休閑、文化、演藝等可觀、可賞、可游的優質資源,強化浦江游覽與陸域場館、景區、商圈等聯動,共同塑造具有徐匯特色的高品質“浦江游覽”新黃金圈。結合“一港一谷一城一灣”的產業空間布局,形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藝術傳媒、科技金融等同步驅動的創新生態,培育文化與科技的創新活力。
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資源,發揮其對徐匯軟實力建設的輻射和聯動作用,帶動文化產業和文化資源集聚,向產業基礎優良、文化人才集中、交通和服務完善、營商環境領先的區域集中,初具規模的“徐匯文化C圈”正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形成點面結合、帶動全區的新格局。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