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千余高端進口車保稅存儲緩尷尬,企業出口雖降利潤反增?上海外貿“擠”出增長

來源:上觀新聞2022.10.24

全球嚴峻復雜外貿形勢下,松江區仍表現亮眼,今年1至8月進出口值達2459億元,居上海各區第二,增長15.2%。其中,占松江外貿七成份額的松江綜保區功不可沒,同期增速高達20.1%。
日前,記者調查區內多家企業發現,企業產值或利潤增長背后,無不有“政策集成”加持。這使得逆境下的上海外貿仍能“擠”出新的增長點。
選擇性征稅與RCEP可集成?
同和金屬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系日本獨資企業,在滬將滿20年,其銅帶鍍錫工藝在全球不多見,且難以替代,這使得公司僅80名員工,客戶卻覆蓋全球前三大電子行業連接系統提供商,幾乎所有知名汽車、手機、電腦品牌都用到同和產品。近年,同和有意內銷,實現“兩條腿走路”。2020年疫情暴發后,上海海關接連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穩鏈補鏈舉措,其中包括“進一步推動內銷選擇性征稅在綜保區內全面適用”,即給予內外銷并舉的外貿企業更多靈活性,企業可自主選擇按進口料件或成品繳納關稅。松江海關發現,因完稅價格計征基礎不同,同和進口的銅帶原料與鍍錫后成品特別適用于選擇性征稅。經松江海關指導,2020年5月起,同和選擇以進口料件狀態申報繳稅,當年減免稅額逾百萬元,內銷比例達10%。

同和進口的銅帶原料
今年,疫情因素疊加俄烏沖突及全球消費需求放緩,同和全年總出貨量預計下降13%。同和公司董事長尾崎太一介紹,今年,公司內銷占比已增至三成,同時,盡管手機客戶訂單下滑嚴重,但逆勢增長的新能源車業務對同和產品需求很大,此消彼長,抵消掉部分損失。另外,公司長期從日本進口銅帶原料,當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今年起生效時,同和察覺其中或有享惠空間,隨即向松江海關咨詢。松江海關把脈后告知企業,RCEP落地對于中日貿易影響最為顯著,協定生效時關稅立即降為零的產品就包含了銅帶,稅率從7%直降為零。松江海關立即幫助同和開展系統測試,同和由此開啟省錢通途——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集成運用“內銷選擇性征稅+RCEP”政策利好,共節約稅收成本595.4萬元,預計全年減免可達1000萬元,幾乎占公司全年凈利潤八分之一。公司副總凌樂感慨,“政策集成”帶來了出貨量雖降但利潤反增的奇跡。
易變時代進口車煩惱怎么破?
某德國汽車品牌則有另外的煩惱。
過去正常情況下,該品牌不愁賣,且用戶從訂車到提車需6個月,汽車出廠前早已鎖定主人,抵港下船后即送往4S店。
但延綿至今的疫情,帶來了各種易變、模糊、復雜和不確定。因計劃趕不上變化,車企須留出一定余量以便銷售周轉。缺芯潮之下,汽車也可能在并未100%組裝完畢情況下先行出廠,后續在銷售地口岸補齊相關芯片。另外,車企還必須觀察全球銷售市場變化,一些進口至中國的汽車,也可能調往周邊國家銷售。這些變化,決定了進口汽車若仍沿襲“落地即征稅”慣例,勢必對企業現金流造成壓力。
敏銳嗅到車企需求變化,松江海關依據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支持綜保區高質量發展“21條”中汽車保稅倉儲政策,適時拿出場地及7×24小時“隨到隨查”服務,全力支持車企應對變化,允許進口車輛在區內保稅存放,在國內銷售敲定后再繳稅。

松江綜保區開展進口汽車保稅存儲
今年前三季度,松江綜保區進口汽車貨值達29億元,激增3.1倍,征收稅款7.8億,增長66%。松江海關物控查檢四科副科長譚俊告訴記者,尤其是高端消費品,企業在竭盡所能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需要外部配備蓄水池、緩沖區,“永遠有一套備選方案,實現可進可退,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原地升級的半導體最需要啥?
尼西半導體的故事很勵志。尼西于2004年入駐,為全球消費類電子、無人機、基站等提供電源管理芯片,歷經18年發展,已從一棟樓發展為四棟樓。
但2016年,尼西啟動“出走”計劃,將相對低端的筆記本電腦功率半導體生產轉移出去。至2019年,尼西上海基地的七成產能已全部切換至外地。
不過,公司早已規劃好上海基地的未來,即加大研發投入,為高端服務器、新能源汽車等配套生產。近三年,上海基地用于研發和設備更新的投入已超過6億元。公司總經理杜震透露,今年開始至明年初,公司將投資1.16億元建設全球首條35微米功率半導體超薄晶圓工藝及封裝測試生產線。另外,去年起開始建設的汽車電子級封裝測試生產線,正開啟車載芯片新市場布局,且已鎖定全球著名零部件供應商。

尼西半導體產品
那么,原地自主升級的半導體企業需要怎樣與時俱進的監管創新服務?杜震深有對比,上海與海內外其他尼西所投資設廠的地區相比,“對集成電路產業鏈全流程的理解與監管是最好的,沒有之一。”他舉例,對于不涉出口關稅、監管證件或不要求退稅的貨物,尼西享受了便捷進出綜保區政策;又如,松江海關將企業集中申報從原來的一個月放寬到一個季度;再如,針對集成電路生產物料多為進口真空包裝且對恒溫恒濕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松江海關探索“口岸外觀查驗+目的地綜合處置”的兩段式布控處置流程,集成電路晶圓抵港后僅作外觀查驗后便直入企業倉庫,入庫時間壓縮,貨物更安全,也便于企業更靈活安排生產。
讓杜震尤為感動的是,企業今年70%的研發和產業升級設備,都計劃在4至6月進口,這些設備關系到企業轉型成敗。“但偏偏遇封控,當時我國最大的通信設備公司作為我們的客戶,專門發函給松江區委區政府,望務必全力支持設備通關。但即便在封控最嚴峻時期,上海仍保持了口岸暢通,這些關鍵設備在海關等口岸部門支持下如期通關,也確保我們閉環生產、訂單不丟,而客戶那張函完全沒用上……”
據透露,七成產能外遷后,尼西公司上海基地僅用三年時間又重回外遷前生產水平,如今相同廠房面積,產出效益已是過去兩倍以上,公司去年銷售收入達6.2億元,較前年增長18%,今年預計還有5%增長。
記者所采訪的這些企業掌門人都說,疫情帶來的易變時代,逼迫著企業更精益地管理成本,不斷創新方法與思路。但非常時期,外部營商環境顯得更為重要。難能可貴的是,政府和監管部門始終敏銳地捕捉企業需求變化和創新力,并輔之以可落地、可操作的“政策集成”服務能力,“這才共同鑄就了上海經濟的韌性,把太多看似不可能化作可能。”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