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內環內最大社區批量更換電梯,背后發生了什么?
2022.11.24
20世紀90年代,在普陀區,由潭子灣、潘家灣和王家宅組成的“兩灣一宅”,是上海中心城區面積最大、危棚簡屋最集中的棚戶區。
1998年,“兩灣一宅”舊區改造啟動,項目被命名為“中遠兩灣城”。從1999年正式開工,2006年全面竣工,成為上海內環線內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生態居住園區。
而今,21世紀初建成的中遠兩灣城,也已陸續步入20個年頭。對于這個擁有11599戶、約5萬居民的超大型社區,社區治理一直是不小的難題。拿電梯來說,超過15年服役期存在的安全隱患,就已陸續顯現出來。
從2021年起,中遠兩灣城啟動第一部電梯更換至今,已完成換梯21部,63部電梯正在征詢意見或簽合同階段。這樣一個超大型社區的批量換梯,對陸續進入電梯老化期的上海第一批商品房,能否有借鑒意義?
居民坐上了嶄新的電梯
有人曾說“打死我也不乘電梯”
中遠兩灣城的電梯,已成為不少人的“夢魘”。
在147號樓,幾乎人人都被電梯關過。住7樓的張英華至今心有余悸:“一次進入電梯時,發現關門特別慢,下降到6-5樓之間時,突然轎箱一抖,停止不動了。電梯門打不開,轎箱燈全滅了。當時只有我一個人在電梯里,手機沒信號,只好撥打110。等了10分鐘,電梯突然啟動了,到了一樓,我趕緊逃出來!”
樓里熱心人夏潤泉,記得有位多次被電梯關的居民放了一句話:“如果這電梯不換,打死我也不乘電梯了!”
更大的問題在于,包括147號樓在內,多幢中遠兩灣城樓層達到34層,很多中高層的居民還是得硬著頭皮乘電梯。甚至,一些來訪客人也經受了電梯的折磨。
93號樓組長陳婉芳告訴記者,一次,一位客人來看望住在16樓的老先生,沒想到下樓時,足足被電梯關了15分鐘才出來。“以后別人還敢來我們這兒嗎?”
2021年2月,萬科物業入駐中遠兩灣城。西區物業經理楊律偉說:“一開始幾乎每天接到電梯報修電話,每天都有電梯關人、下墜等各種故障發生。”
159號樓組長高愛娣,也親歷了一次電梯從5樓墜到2樓。畢業于機電工程專業的她,立刻做了兩件事。一是詢問電梯維修人員“電梯會高墜幾米?會不會出人命?”得到答復是:“電梯平時一直跟進維修,是有保護機制的,一般發生高墜是下降2—3層,不會一墜到底。”她先安慰樓內居民,隨后便去居委會了解更換電梯的手續。
中遠兩灣城第三居民區書記惲梅,2020年8月到任。2021年初,當不斷有居民來反映“希望換梯”的要求時,她知道,需要啃“硬骨頭”了。
?更換后的新電梯
建立超大社區里的“小型業主會”
夏潤泉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2021年3月16日。
這一天,居委會搭了平臺,召集147號業主代表、業委會、物業、宜川路街道房管辦相關負責人等一起開會,正式討論換梯事宜。這也是“147號樓棟電梯問題專題小型業主會”第一次開會。
由于中遠兩灣城體量巨大,在業委會總會之下又分為東、西兩區業委會,居委會也分為四個。惲梅當時一直在思考:“社區有很多棘手問題,會涉及大額資金的使用,需要業主大會表決通過。那么在小區業主大會閉會期間,能不能另辟蹊徑解決業主的急難愁盼?”
為此,中遠第三居民區黨總支結合轄區內樓棟分布的特點,探索成立小型業主會,通過依法依規召開樓組會議,來解決困擾社區治理的各類難題。
在惲梅的解讀中,小型業主會是大型小區的一個黨建特色品牌,也是一個議事協商機制。在居民區黨組織引領下,以紅色議事廳為依托,將居委會、樓組長、業委會、業主代表、樓組黨員骨干、物業等相關主體聯動參與進來,針對樓內自治事項,收集需求、共同研判、投票表決,來形成一個議事協商的規范流程。
按照樓事樓議規則,147號樓131戶需產生5位業主代表,成為本次換梯小組成員。如果動用2000元以下的維修資金,5位業主代表簽字即可,如果動用2000元以上或續籌維修資金,需樓道里2/3以上居民投票,其中3/4以上居民同意。
熱心的夏潤泉是機械設計專業,自然而然成了147號樓的換梯領頭人。“根據檢測結果,樓里的電梯到了需要更換的時候。居民換梯意愿強烈,但究竟該怎么操作,大家都不懂。小型業主會召開后,終于有了方向。”
在街道房管辦、居民區指導下,僅用15天,147號樓針對換梯先后進行3次公示:第一次是換梯意愿征詢,第二次是電梯品牌征詢,第三次是針對換梯的施工范圍、預算資金、列支情況、電梯品牌、施工方等做正式投票。
與此同時,159號樓借鑒了147號樓的換梯經驗后,也進入換梯流程。高愛娣特意增補了3位熱心有能力的業主代表,其中兩名是年輕的上班族。“事實證明,他們發揮了很大作用。在開過多方交流的小型業主會之后,他們經常點對點地和物業、電梯方溝通。我也會把他們辛苦工作的過程發到樓道大群里,讓更多的人鼓勵支持他們!”高愛娣說。
工人在更換電梯中
還有一個樓道里換梯積極性很高,好幾位居民爭著要當換梯小組牽頭人。相持不下之際,居委通過私下做工作,隨后召開該樓道的小型業主會,最終大家各自發揮所長,終于成立了換梯小組。
每一輪征詢意見投票時,各樓里的換梯小組成員就像“上班”一樣,或在樓道大廳里候著居民,或一家家登門拜訪。“換梯的事情必須由居民自己說了算,流程規范了才能減少后患。”惲梅說。
樓棟“養老錢”還需用在刀刃上
更換電梯,需要動用被稱為樓棟“養老錢”的維修資金,這成為其中關鍵一步。
在正式換梯投票前,147號樓也曾面臨兩大問題。一方面,由于147號樓的維修資金以大額定期存單形式存儲在銀行中,可支配的維修資金不足以支付兩臺換梯的費用;另一方面,當時正值新老物業交接,作為征詢發起方的物業職責還不明確。
為此,通過多次召開“147號樓棟電梯問題專題小型業主會”,147號樓業主代表與三菱電梯公司協商達成了費用分期支付的方式。雙方約定,將根據維修資金到付情況,分三次向電梯公司進行支付。
在惲梅看來,這是中遠兩灣城首次采用費用分期支付的方式更新電梯,對于后續其他樓棟的電梯更換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方案定了,資金有了保障,居民區黨總支掛圖作戰,通過表格記錄業主代表發放和回收表決票的情況。在最短時間內,幾位業主代表入戶發放131張表決票,回收118張。
業主代表張英華記得,“最后一次投票箱放在物業,居委會、物業、業委會代表和我們一起見證,除了一戶棄權,其他所有居民都通過了。那一刻我們真的很激動!”
與此同時,居委會聯合街道房辦、業委會、業主代表、物業等,反復協商研討,確定了維修、更換“同步走”的辦法。在推進批量換梯的同時,利用電梯分眾廣告收益,解決電梯日常維修費用問題。
147號居民慶祝換梯成功
2021年11月,147號樓的兩部新電梯正式啟用。當高層居民毫無顧忌地乘著電梯上上下下,終于真正有了“安心回家”的感覺。
值得慶幸的是,中遠兩灣城絕大部分居民樓的維修資金比較充沛,可以支付更換電梯的費用。這也為其批量換梯提供了便利。對于一些維修資金不足的居民樓,將涉及維修資金的續籌,更需要居民的齊心協力。
? 采用標準化“步驟制”換梯流程
不過,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樓,147號樓換梯歷時約一年,如果每一幢樓都只是“拷貝不走樣”,那么大家等待的過程依舊漫長。
為提高“小型業主會”換梯效率,在居民區的支持下,疫情中走上社區舞臺的“第二梯隊”青年志愿者成為“智囊團”,他們利用各自在建筑、法律、金融等行業的專業優勢,研究147號樓案例中的經驗和不足。
中遠兩灣城第二梯隊志愿者們
經過協商,中遠兩灣城建立了標準的“步驟制”換梯流程,將換梯決策的全流程分為四大階段十個關鍵節點,每個節點的成果文件,向樓內居民透明公開;編制了“三四四”風險防控預案(即把握“事前聽證、事中協調、事后評議”三個環節;保障業主“知情權、議事權、表決權、監督權”四項權利;貫徹“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于全過程),很快幫助11棟樓完成了換梯前置流程,使換梯需要的時間縮短近一半。
隨后,根據堵點和疑點再次優化流程,建立“帶、議、定”工作法,確立了由“第二梯隊”有經驗的隊員作為指導員,換梯所在樓召開“第二梯隊”小組會議并推薦1-2名成員參與換梯小組,豐富了風險預案的內容,又幫助了12棟樓順利開展了換梯工作。
小型業主會流程機制
眼下,如果有樓棟想換電梯,可以在第三居委會拿到一張《換梯工作法》,從初步研判、會前準備到投票表決,每個環節均有注意事項“小貼士”,一目了然。
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市梯齡15年及以上的老舊住宅電梯有43089臺,占全市住宅電梯的56.02%。在《上海市深化建設新時代“美麗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中指出,要滾動實施使用滿15年住宅電梯安全評估,推進隱患電梯修理、改造、更新。
對于老舊住宅電梯更換,多區均出臺了相應的措施和獎勵辦法。普陀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普陀區梯齡15年及以上的老舊電梯有3686臺,占全區住宅電梯58.5%。為此,一方面,開展老舊電梯維保質量監測。根據監測結果進行綜合評價,開展事中事后分類監管,約談差評單位,督促加強維護保養工作。另一方面,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根據普陀區老舊住宅電梯“免費評估”申請流程,要求小區業委會或者物業公司與上海市特檢院先行簽訂合同,委托其開展電梯安全評估。如果小區在評估后的三個月內“通過”更新改造方案,可享受免費評估。同時,在安全評估后的18個月內,按照報告要求(或高于報告要求)落實更新的,售后公房和公房單臺電梯最高獎勵8萬元,商品房單臺電梯最高獎勵3萬元。
就在最近,中遠兩灣城93號樓居民也將用上新電梯了。這一次,從啟動到換梯,不到5個月。
更多資訊
-
圍繞“城中村”改造、城鄉轉型、“大零號灣”建設……這些年輕人聚到了一起2023.10.8
近日,閔行區委黨校第26期中青班學員,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當前區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努力錘煉調查研究的硬功夫,研學深思促發展。9月11日—28日,由32名學員組成的6個課題組… 查看詳情 >
-
“土”文化引領“新”產業,崇明豎新鎮深耕非遺文旅打造鄉村消費新體驗2023.10.8
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位于崇明區豎新鎮的“木棉花開”手工社里每天都人頭攢動。熱愛土布的游客和手工愛好者們,喜歡去那里體驗“線帶編織”等多個非遺項目。在非遺傳承人、“木棉花開”手工社創始人宋榮耀的指導下,大… 查看詳情 >
-
上海市中心“老破小”原址重建,六旬爺叔將住上電梯房四樓,獨門獨戶房間朝南2023.10.8
10月7日上午,國慶長假剛過,黃浦區保屯路211弄(部分)舊住房成套綜合改造(拆除重建)項目開始改造施工:一片空曠的場地上,幾幢舊樓已被拆除,一臺打樁機準備就位。 保屯路211弄地處半凇園路街道,房屋… 查看詳情 >
-
桃浦鎮加梯“八步法”,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樣本2023.10.8
桃浦曾是老工業區、“兩灣一宅”動遷導入區,鎮域內以老式售后公房、動遷房、早期商品房為代表的多層住宅量大面廣,老年人口占比高,群眾“爬樓難”問題亟須解決。 加裝電梯工程,是提升普陀區桃浦鎮居民幸福指數的…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