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綠色金融聯盟成立,被廣泛提及的“綠色金融”為何重要?
2022.11.29
目前,上海多區都出臺了綠色金融支持政策,或確立了雙碳產業發展目標。何為綠色金融,它的衡量標準、發展前景又如何?論壇現場,多位與會嘉賓發表了真知灼見。
綠色金融與ESG
根據當下定義,在世界范圍內,綠色金融指的是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等金融服務,可助推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其中,“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這一概念,在業界已被廣泛提及。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奧利弗·哈特表示,過去50年中,人們已理所當然地認為,企業應該將利潤、股價或股東價值最大化。1970年由米爾頓·弗里德曼提出的“弗里德曼學說”認為,企業的正確目標就是盈利,即便企業的經營行為會污染環境,但只要可以將利潤最大化,那也是“正確的”。然而,一些具備社會責任感的股東則認為,自己可以用額外的財富為世界行善,例如促進環境改善。此外,清理污染的成本也可能遠遠超過人們從中獲得的利潤。
為此,哈特在與他人合著的論文《退出vs.呼吁》中,提出了與企業綠色發展相關的兩大觀點。對于企業的“退出”機制,目前許多ESG基金都屬于排除式基金,例如一些共同基金聲明只投資清潔、環保、綠色的優質項目。“但假如你的目的是督促存在環境污染的公司有所改善,那么退出策略可能失敗,因為新接盤的股東可能更缺乏社會責任感,結果就適得其反。”
“呼吁”機制指的是股東利用自己的投票權,推動公司更趨完善。例如,在涂料巨頭杜邦公司,股東要求公司披露塑料廢料的數量,并且未來還需報告為了減少廢料所花費的成本。“這類決議并不具有約束力,但董事會仍舊會重視這些建議性決議,因為他們擔心,如果忽視了股東對ESG的訴求,會影響之后董事會選舉時自己的選票。”哈特說。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李峰表示,ESG、綠色金融能否成功,目前的確存在不同意見。項目賺不賺錢、短期內能否實現收益,都是關注的焦點。對此,上海交大溥淵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寧德時代首席制造官倪軍表示,下一步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將有兩大關鍵點,科技創新和金融支持。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過去五年,電池發展速度加快,成本下降了80%,全世界都認識到新能源的發展趨勢,歐洲和美國也投入了大量的政府資金支持研發。2021年,寧德時代的研發投入超過77億元,占企業營收的6%-7%。“但光靠企業自己的研發投入遠遠不夠,各種股權、債權等金融支撐起到了關鍵作用。”
研發只是第一步。企業建設超大生產基地,每個基地都是超重資產投資,涵蓋土地、廠房、產線建設等,同樣需要金融機構提供強大支撐。新能源產業的商業模式變更也需要金融創新的支持。倪軍表示,對于10萬元以下的新能源車,電池成本依然較高,下一步企業希望與金融機構合作,探索“電池銀行”等新型換電模式。
西岸數智谷
如何衡量發展成效
綠色金融一直是服務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在加快綠色經濟發展的賽道上,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非常需要投融資體系的發展。論壇上,部分與會嘉賓表示,碳排放權的交易價格,可能是決定綠色金融最核心的變量。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介紹,全國碳市場去年啟動以來,目前總交易規模已經突破2億噸,交易金額接近90億元。一年來,從分配、交易、核查到清繳履約,完整走過了一個周期,對企業的履約率達到99.5%,對企業的減排已有所促進。不過,目前全國碳市場的活躍度仍有待提高,市場有效定價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秘書長林建海表示,在當前形勢下,防止全球經濟貿易碎片化、加強國際溝通和交流尤為重要,除了要關注數字技術的研發與廣泛應用、服務業以及醫療衛生等行業,還要注意到環保行業的投入和投資機會也將快速增長。“綠色轉型不僅意味著產業結構的轉變,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會帶來勞動力市場的轉型,就業機會也將發生重大變化。”
如何通過發展綠色金融,展望產業轉型前景,本次論壇發布的《上海綠色金融指數》反映了上海地區綠色金融的整體表現。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可持續金融學科發展專項基金學術主任邱慈觀介紹,目前世界各地都有聚焦不同議題或不同地區的綠色金融指數,但大部分指數在方法學上相對單一,這使得現有的綠色金融指數存在可比性不足、應用場景貧乏等問題。
為此,上海交大高金課題組引入了機器學習,針對“上海綠色金融”這一現象,從范圍、度量和權重等三個關鍵要素進行考量,發布了“上海綠色金融現況績效指數”以及“上海綠色金融社會認知指數”。邱慈觀介紹,2021年,上海綠色金融成長率達到11.67%,體現出上海綠色金融的成長非常強勁。而通過對社會公眾的問卷調查,上海綠色金融社會認知指數平均分達到80.36分,表明公眾對上海綠色金融的認可度也較為可觀。
西岸金融城效果圖
搶占綠色低碳新賽道
積極發展綠色金融、轉型金融,加快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正逐步成為業界共識。在上海,今年徐匯區獲評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現代金融已成為徐匯“十四五”戰略產業集群之一。徐匯區領導表示,徐匯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對接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
這其中,徐匯濱江作為上海中心城區不可多得的戰略空間,在上海“一城一帶一灣”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格局中是“外灘金融集聚帶”的自然延伸,正在從“工業銹帶”蝶變為“生活秀帶”和“科創繡帶”。根據規劃,徐匯濱江將對標世界一流,打造金融、科創、商業、藝術與休閑生活深度融合的新一代金融城,聯動徐家匯、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等中心活動區,為全市金融發展空間布局做好承載與拓展。
西岸綠色金融聯盟成立后,徐匯區將支持創新綠色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通過技術與資本雙輪驅動,促進發展方式和城市生活的綠色轉型。對標上海全球資管中心、金融科技中心的定位,完善徐匯的金融產業結構,聚焦更多資本、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企業以及牌照類機構、外資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努力打造千億級的現代金融產業。
西岸金融城效果圖
浦江對岸,今年7月,浦東新區正式施行《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探索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長三角企業綠色發展;虹口區于8月發布《打造北外灘“雙碳”示范區路徑研究》成果,自去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北外灘鳴鑼開市后,進一步布局綠色低碳新賽道;《臨港新片區加快發展新興金融業行動方案(2022-2025年)》將綠色金融納入8個專項行動;青浦區正打造綠色金融千億級產業集群;黃浦區今年在數字科技、綠色低碳等領域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1-10月累計引進內資超過500億元……上海各區正結合各自產業基礎,在綠色低碳新賽道上早布局、早發力。
記者從徐匯區金融辦獲悉,今年,徐匯區推出了兩個“百億”惠企貸款,有力發揮了金融作為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的功能。下一步,徐匯將持續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推出金融服務15條與企業上市扶持辦法,加速吸引功能型機構、標桿型企業集聚,實施培育儲備1000家上市企業的“千帆計劃”,引導資本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和產業鏈一體發展。
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主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上海市金融學會聯合主辦。
更多資訊
-
聚焦AI+海洋、AI+船舶,浦東這家GOI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船海產業創新生態2023.8.22
從黑科技救援設備助力武警官兵搶險救援,到AI無人設備智慧救援,在浦東張江人工智能島的AI+海洋科創中心是浦東GOI成員之一,正在不斷賦能智慧水務項目落地應用。 智慧救援,“AI+海洋科創中心”在行動 … 查看詳情 >
-
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系統,讓這個基地一批“獨角獸”敢去全球搶用戶2023.8.22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 最近,從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 查看詳情 >
-
臨港到上海中心城區的快速軌道要來了?市交通委介紹新片區交通重點規劃2023.8.22
8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臨港新片區四周年發展成就及下一步總體考慮等有關情況。 市交通委副主任王曉杰介紹,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提升港口及水運通道服務水平,全力推進小洋山北作… 查看詳情 >
-
民宿精致漂亮,走出門“要啥沒啥”?上海鄉村高端民宿怎么避免成“盆景”2023.8.22
“本周已接待三批公司團建客戶了,每批都爆滿!”8月的一天,記者見到王志亮時,他正和民宿管家一起熱火朝天地收拾客房。他是崇明區建設鎮“應天”民宿負責人,當天下午,又有一個公司團隊將入住“應天”的7個房間…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