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G基站建設密度全國排名第一!將加快居民小區地下空間信號覆蓋,升級改造全市老舊電話亭
來源:周到上海2022.11.30
11月29日下午,上海“雙千兆”行業發展高峰論壇暨“綻放杯”頒獎典禮在臨港新片區召開,同步以“元宇宙”形式進行項目展示和頒獎。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上海已實現全市16個行政區的5G網絡全覆蓋,5G基站建設密度全國排名第一。上海將持續推進700MHz頻段補充完善5G網絡覆蓋,加快居民小區地下空間信號覆蓋建設進程,重點發展5G關鍵芯片和5G智能終端“兩強產業”,對全市的老舊電話亭升級改造等。
加快居民小區地下空間信號覆蓋,升級改造老舊電話亭
近年來,上海積極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率先建成“雙千兆寬帶城市”,固定寬帶和5G網絡下載速率均全國領先。目前,上海的千兆光網已覆蓋961萬戶家庭。
在業務應用方面,上海重點聚焦5G與醫療、教育的融合發展,確定了60家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單位和30個5G+智慧教育優秀項目。
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湯文侃在會上表示,上海將繼續發揮“雙千兆”引擎作用,持續推進700MHz頻段補充完善5G網絡覆蓋。加快居民小區地下空間信號覆蓋建設進程,滿足汽車電動化和網聯化的日益增長需求。繼續推動大型企業加快建設符合自身需求的5G專網。
同時發揮上海集成電路和信息通信傳統優勢,重點發展5G關鍵芯片和5G智能終端“兩強產業”,推動5G通信全產業鏈發展。引導全市10000家規上工廠開展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協調系統集成商、設備制造商與企業對接合作,推動智能制造數字基礎新設施改造。對全市的老舊電話亭升級改造,不僅外表煥然一新,還能為市民提供“一鍵叫車”“免費通話”等公益服務。
市通管局副局長王天廣表示,當前,上海已實現全市16個行政區的5G網絡全覆蓋,5G基站建設密度全國排名第1,5G移動電話用戶、全市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均達千萬,“雙千兆”逐漸成為上海市民數字生活的“主角”。未來,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將會同相關部門服務全市信息通信行業,積極推動“雙千兆”協同發展。
會上,2022年上海“雙千兆”案例集之5G產業應用篇和臨港“雙千兆”案例集發布。《新型城域物聯感知基礎設施建設導則2022版》和《新型城域物聯感知基礎設施綜合測評導則(試行)》發布,進一步促進上海市物聯感知基礎設施規范化建設和運維,更加系統全面地探索物聯感知基礎設施建設評價體系。
加快推動5G規模化應用,推動數字工廠等快速發展
作為現代社會的“數字底座”,以5G為基礎的各項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是否能悄無聲息地融入人們的生活?
中國電信的專家介紹,在5G應用公眾用戶側,主要是大帶寬、低延遲的云游戲、云主機等云端應用,以及xR等超高清移動視頻應用;在政企用戶側,已經發掘出工業、礦山、港口、醫療、金融、城市治理等多個場景,目前正在有序推廣中。
“在港口部署5G專網覆蓋,通過5G實現高清視頻的上行和控制命令的精確下發,1名遠程控制人員可操控多臺龍門吊,提升安全和效率;開展智能理貨,實現箱號自動識別、箱體殘損鑒別、箱位判斷,提升作業效率。對破損箱號實現95%以上的識別率。”上海移動的專家介紹。
在數據更為豐富的的智慧城市中,“萬物互聯”的物聯網通信應用場景隨處可見。上海聯通的專家表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及AI等技術,做趨勢分析、輔助決策,防患于未然,有了數字化手段之后,城市管理就有新的武器,這個武器能夠變事后管理為事前的干預和預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使得城市這個巨系統有了觸覺、嗅覺和聽覺。”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在發表《推動5G應用規模化發展》主題演講時表示,我國5G應用進入規模化關鍵期,未來將繼續5G規模化發展,推動5G在實體經濟中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深度融合應用。
5G進入規模化應用關鍵期有哪些難點需要攻克?有專家認為,5G行業應用在深度應用上還有所欠缺,行業標準亟待系統化建設。
上海新興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研究院院長任吉表示,“如果說交通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連接樞紐,算力網絡等‘新基建’,就是數字經濟的 ‘高速公路’。”數據要素海量的處理需求,需要加速數字底座建設。
湯文侃表示,目前大多數行業的5G應用仍處于技術驗證和場景摸索階段,未來5G深入行業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上海信息基礎設施主要從“建、用、育”三個方面協同推進,“建”就是加快5G和千兆光網“雙千兆”網絡建設,加快推動全市商用數據中心建設,提高全市算力水平,加快上海超算中心AI算力平臺建設。
“用”是加快推動5G規模化應用,在5G與工業、交通、教育等垂直行業融合領域,樹立一批高水平先導應用標桿,讓突破性進展和成熟應用加速復制推廣到千行百業。在“育”的方面,推動智能車間、數字工廠、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實現5G應用向核心環節滲透。構建5G行業專網,推動在電力、港口和礦山等垂直行業的深度應用。
更多資訊
-
聚焦AI+海洋、AI+船舶,浦東這家GOI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船海產業創新生態2023.8.22
從黑科技救援設備助力武警官兵搶險救援,到AI無人設備智慧救援,在浦東張江人工智能島的AI+海洋科創中心是浦東GOI成員之一,正在不斷賦能智慧水務項目落地應用。 智慧救援,“AI+海洋科創中心”在行動 … 查看詳情 >
-
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系統,讓這個基地一批“獨角獸”敢去全球搶用戶2023.8.22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成為面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定位、導航與授時服務的重要新型基礎設施。 最近,從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 查看詳情 >
-
臨港到上海中心城區的快速軌道要來了?市交通委介紹新片區交通重點規劃2023.8.22
8月21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臨港新片區四周年發展成就及下一步總體考慮等有關情況。 市交通委副主任王曉杰介紹,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將提升港口及水運通道服務水平,全力推進小洋山北作… 查看詳情 >
-
民宿精致漂亮,走出門“要啥沒啥”?上海鄉村高端民宿怎么避免成“盆景”2023.8.22
“本周已接待三批公司團建客戶了,每批都爆滿!”8月的一天,記者見到王志亮時,他正和民宿管家一起熱火朝天地收拾客房。他是崇明區建設鎮“應天”民宿負責人,當天下午,又有一個公司團隊將入住“應天”的7個房間…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