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經濟數據出爐,透露出哪些關鍵信息?
來源:上觀新聞2023.1.18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為1210207億元,較上年增長3.0%。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二季度增速下跌至0.4%,三季度增速實現V型反轉達到3.9%,四季度在疫情影響下仍實現增長2.9%。環比來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與三季度持平,增速超出此前預期。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總體來看,2022年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發展質量穩步提高。下一階段仍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康義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一定會整體好轉。
宏觀經濟大盤平穩運行
2022年,中國經濟經歷了許多內外部壓力考驗。外部地緣政治局勢動蕩不安,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全球供應鏈重塑,國內經濟遭遇疫情散發多發,夏季遭遇極端高溫天氣,導致下半年國民經濟遭遇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
在此背景下,2022年國民經濟實現3%的增長,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同時,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民生保障持續加強,保持了長期經濟發展向好的基本面穩定。
具體來看,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121萬億元,繼2020年、2021年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后,又跨上新臺階,較國際主要經濟體來說經濟增速仍然較快。
從人均水平來看,2022年我國人均GDP達到了85698元,比上年實際增長3%;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物價方面,CPI(消費者價格指數)全年上漲2%,物價上漲溫和。在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國內物價形勢保持平穩,與國際主要經濟體的高通脹形成了鮮明對比。
就業方面,全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了1100萬的預期目標。12月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5%,較上月下降了0.2個百分點,總體上失業率已從峰值的6.1%回落。尤其是12月份16—24歲、20—24歲大專及以上人員城鎮調查失業率以及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城鎮調查失業率等關鍵指標均出現下降。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2022年投資規模突破57萬億元,較上年增長5.1%,增速比2021年加快0.2個百分點,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8.9%,快于全部投資13.8個百分點,對沖了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的影響。
四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
經濟數據公布后,市場認為2022年四季度和全年經濟表現好于市場預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四季度穩增長政策集中發力,加之此前疫情應對經驗有效積累,以及疫情沖擊模式發生變化,使得四季度經濟下行幅度明顯低于二季度,顯示了宏觀經濟抵御外部沖擊能力增強。
紅塔證券在研報中指出,12月份部分經濟數據顯示出向好態勢,如消費降幅明顯縮小。內需消費是目前市場關注的重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全社會零售總額下降了0.2%,12月同比下降1.8%,但跌幅較上月收窄4.1個百分點。尤其是受到春節消費需求帶動,12月份糧油食品類同比增長10.5%,飲料類同比增長5.5%,汽車消費增長同比增速為4.6%,展現出線下消費復蘇跡象。
另外,四季度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表現良好。2022年全年中國基建投資狹義口徑下累計同比增長9.4%,據紅塔證券計算,12月當月基建投資增速達14.3%。2022年全年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9.1%,倒推計算后12月增速為7.4%,前值6.2%,制造業投資邊際增強。這都展現了經濟較高的韌性,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作用。
2023年穩字當頭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資源要素條件也可以支撐。康義認為,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各項政策不斷落實落細,生產生活秩序有望加快恢復,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將不斷積聚增強。
但他同時也指出,當前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他強調,下階段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著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就2023年經濟有可能面臨的挑戰,普華永道中國資深經濟學家趙廣彬表示,新冠疫情是否會出現變異仍然是重要挑戰之一。其次,普華永道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將比2022年增速更低,這將影響全世界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中國進出口可能面臨較大壓力。此外,全球通脹能否緩和,貨幣政策能否回歸正常也是一大挑戰,美聯儲、歐央行等繼續加息對中國和全球經濟、金融市場都將造成不利影響。最后,2022年全球氣候異常,如果全球氣候異常在2023年持續,人類將面臨更嚴峻挑戰。
趙廣彬預計,2023年中國的GDP增幅目標可能會設在5%左右或以上。如果新冠感染對一季度GDP增長影響較為有限,2023年增長也有可能達到6%以上。目前來看,春節期間全國有可能迎來人口較大規模流動,這將有效帶動消費復蘇。
更多資訊
-
好風景引來好項目,這塊“世界級料子”將成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沃土2023.8.21
上海西部,藍綠相間、風光秀麗的“藍色珠鏈”邊,一個如森林小鎮般的“微型城市”正逐漸成形,區域內通過景觀環路和小火車串聯。這是預計將于明年啟用的華為青浦研發中心項目,未來將導入3萬余名科技研發人員。 不… 查看詳情 >
-
圍繞“大樹”打造一片林帶,嘉定產業發展新動作:在龍頭企業周圍建設產業小鎮2023.8.21
“要挑戰把持高端醫療設備市場幾十年的國際巨頭!”2011年剛成立時,總部在嘉定的醫療行業“新星”企業——聯影醫療就喊出了如此豪言壯語。如今12年過去,聯影醫療早已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初創企業成長為市值超千… 查看詳情 >
-
淮海路中段不占“人氣法則”?這家商場讓這段路“翻紅”2023.8.21
淮海路商圈,東端連著新天地,西端連著環貿購物中心,各自形成了一片可購可逛可游的商業空間。曾經的淮海路中段,即重慶南路到瑞金二路這一段,則相對落寞。沿街以光明邨、老人和等一眾老字號餐飲店為主,街面上多為… 查看詳情 >
-
站在“十字路口”,肩負重大使命,臨港新片區何以做好“頭雁”?2023.8.21
8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迎來揭牌四周年。 四年來,臨港新片區以習近平總書記“五個重要”指示要求為統領,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自由貿易港和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