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全球航運業走到“關鍵十字路口”,上海改變國際游戲規則的機會來了

來源:上觀新聞2023.7.10

7月9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首屆滴水湖高能級航運服務業創新大會。會上發布了全國首個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平臺“航運通”;16個高能級航運服務企業簽約落地新片區,投資總額超60億元,涉及船舶運輸、船舶管理及航運服務項目。

大會聚焦建設高能級航運服務集聚區和航運“數字化”“智能化”“綠色低碳”轉型,吸引了國際航運公會、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等國際組織,以及中遠海運、馬士基、達飛輪船等港航集團共千余人參會。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副市長張小宏出席大會。

航運業面臨變革,新片區有機會引領制定國際規則

“航運業正處在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副局長西格演講開宗明義,“整個行業迫切需要轉型,才能保持韌性。”

西格所說的轉型,是指抓住脫碳和數字化的機會。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上安全司司長海克·德金介紹,全球疫情加快了數字化的步伐,人類社會同時還面臨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挑戰。去年,IMO通過了對便利化公約的修正案,要求世界各港口從2024年1月1日起必須建立海事單一窗口,簡化數據交換程序,加速航運數字化;上周,IMO還通過了關于航運業減排的新計劃,提出很高的目標——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年排放量減少至少50%。

“航運業面臨變革,或許意味著臨港新片區的機遇到來了。新片區可以通過綠色化、數字化的航運服務,更好地對接甚至引領制定國際規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航運處處長林益松說,“譬如對于航運業碳排放實現的路徑,國際上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解決方案。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國際大會,為航運業綠色低碳轉型探索可行的路徑,同時為在臨港集聚的相關市場主體搭建溝通合作的平臺。”

記者留意到,會場上國際面孔眾多,許多來自英國、挪威、日本、法國的行業重量級人物都現身參會。顯然,臨港新片區希望通過這場大會,讓國際組織和機構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行業市場和臨港新片區高能級航運服務產業區的建設,為今后吸引更多項目落戶、更多機構組織開展實質性的業務做鋪墊工作。

大會的效果也達到了預期。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亞太區總經理莊煒認為,臨港前瞻性地布局甲醇等航運新能源,有機會“改變國際游戲規則”。他透露,BIMCO將在臨港擴大航運服務領域的投入,用好當地政策,更好輻射亞太地區。

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前主席、倫敦海事仲裁員協會決策委員會委員克萊夫·阿斯頓高度肯定了臨港在航運業方面的發展成就,他還特別提到,英國的航運實體業務當下已經縮小了許多,但在爭議解決等高端航運服務領域保持了強大的優勢,使他們仍能維持世界航運中心的地位。對臨港乃至中國而言,這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思路,也是一個值得長期耕耘的方向。

用好港口優勢,推動高能級航運服務業發展

臨港新片區有全球規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集裝箱樞紐港口洋山深水港。記者會上獲悉,洋山港目前還在加快擴容,年吞吐量有望達到4000萬標箱。

如何利用、發揮好世界一流的港口的基礎設施優勢,以及龐大的貨物流貿易優勢,快速推動臨港新片區高能級航運服務業發展?臨港新片區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航運通平臺,全國首創性地通過數字化創新服務模式,為航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窗口。

據介紹,平臺擁有企業注冊、政策咨詢、航政服務、金融服務、法律服務五大集成式服務功能。通過前期智企查策、中期業務辦理、后期精準服務,為臨港新片區航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定制化服務。平臺融合了臨港新片區在金融、保險、法律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及航運大數據資源,實現航運企業“全要素”對接服務。平臺還提供國際船籍港登記特色化服務,針對 “中國洋山港”國際船舶登記、海員外派、保稅新型燃料加注、特殊航線“江海直達”、海外人才服務等領域的特色化創新業務,提供便利化服務舉措。

本次簽約的企業中也包含一批數字化、綠色低碳航運服務項目。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林戟介紹,中遠海運以甲醇為替代燃料的發展方向,正與臨港管委會、上港集團共同推進在洋山港綠色甲醇加注試點及相關標準制定等工作,助力臨港新片區積極參與國際航運規則制定,提升綠色發展話語權。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