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復風貌區里藏著哪些城市更新密碼?跟隨區委書記來一場Citywalk
來源:上海徐匯2023.12.22
要說上海最適合citywalk的地方,『衡復風貌區』絕對可以擁有姓名。捧一杯熱紅酒,踩著梧桐落葉,穿梭于花園洋房、街邊小店,感受專屬于徐匯的冬日浪漫。

實際上,徐匯所追求的絕不僅僅是街區美麗的“面子”,更是百姓居住條件的“里子”。在風貌區的城市更新中,如何既延續歷史文脈又提升居住品質?今天的《2023對話區委書記》中,徐匯區委書記曹立強以citywalk的形式給出這一份城市更新的徐匯答卷。
淮海中路1240弄,很多徐匯原住民都不知道,在鬧市區還有這樣一條背街小巷。
它就在淮海中路光明公寓的后方,是由舊車庫改造而成的居民住宅,最小的住宅面積只有5平方米,多家合用廚衛,衛生條件差。
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老上海的電影片場。家門口排列整齊的鞋子,灶臺上用到一半的洗潔精,還沒來得及換水的花瓶,這兒至今還留著滿滿的生活痕跡。
值得高興的是,如今,這些物件的主人,65戶居民都已告別不成套的空間,奔向新生活。這一零星舊改地塊的簽約比例達到百分百,多年來居民們想要改善居住條件的夢想終成現實。
citywalk的第一站,為什么選擇這個有些局促、昏暗,甚至簡陋的地方?
“這是徐匯接下來最想解決的事,往弄堂深處走,改善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徐匯區委書記曹立強表示,像這樣不成套的房屋,在衡復風貌區里還有多達2.2萬余套。
這就是風貌區光鮮的外表下,部分老百姓真實的生活場景。一些漂亮的老別墅,走進去卻是二十幾戶人家合住在一起,廚衛合用。
曹立強說:“零星舊改、小梁薄板我們都已經全部完成了,接下來的硬骨頭就是成套改造。全力推進‘三舊’變‘三新’,也就是讓老舊住房穿新衣、老舊小區換新顏、老舊小區居民過上新生活。”
在2.2萬戶不成套的住房中,約40%集中在衡復風貌區徐匯片東側,即北至淮海中路、南昌路,南至肇嘉浜路,東至陜西南路,西至汾陽路、太原路的12個街坊,總面積約0.8平方公里,稱之為“衡東十二坊”。
徐匯將以“衡東十二坊”城市更新項目為重點,探索中心城區加快風貌更新、活化功能的工作機制。
烏中市集,這是上海為數不多的,被年輕人所熟知的菜場,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網綠”菜場。
墨綠色外墻、淺黃色墻面、馬賽克地磚、金屬質感的招牌,自帶“ins風”。傳統菜場賣的蔬菜瓜果、生鮮肉類,這兒也應有盡有。潮流感與煙火氣并存,這就是上海。
其實,烏中市集的前身是一個雜亂的馬路菜場,集中到烏魯木齊中路318號之后,又經過了兩次大的改造,每一次都緊跟潮流。“網紅”或是“網綠”只是它的標簽,它真正的要義還是服務周邊居民。
“這是花茄,這是苦瓜,這是塔苦菜。現在冬天,塔苦菜賣得最好,可以炒冬筍。”經常買菜的曹立強對攤位上的菜如數家珍,“風貌區里的城市更新,必須留得住煙火氣。”
安福路,這一條百年歷史的小馬路,常年人氣爆棚,成為社交媒體上的街拍“宇宙中心”。
這一天,上海大降溫,但安福路咖啡店的外擺位依舊人氣滿滿,年輕人們捧著咖啡,聊得火熱。
“我每次路過這里都是人山人海,坐在這里發發呆、看看地上的梧桐葉都很開心。”曹立強笑著說道。
風貌區上一條小馬路的城市更新,是小尺度的、人性化的。平時逛街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原來和網紅店、買手店并列的沿街鋪位,就是安福居民區黨群服務站。
升級改造后,它從弄堂深處“走到”沿街馬路,成為市民休憩、交流的公共空間。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個小角落里有著人與人的緊密連接。
曹立強介紹:“這里一個居委會要管好幾個弄堂,居民一路問一路找,辦事情要走到弄堂深處。現在沿街開放,不光光是為周邊居民服務,所有路過的人都能走進來。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可以來歇歇腳。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今年10月,網球巨星費德勒參加上海網球大師賽期間,想嘗一嘗地道的上海早點,于是,他打卡了陜西南路550弄堂。
這個長約百米的老弄堂,憑什么能吸引“費天王”的目光?我們citywalk的最后一站就來到了這里。
每天早上6點,喚醒整條弄堂的,一定是開了15年的魯東包子鋪,白花花的包子冒著熱氣,老板和每一位老顧客笑盈盈地打招呼。
在5米開外就是今年新開的社區食堂,會不會影響包子鋪的生意?“社區食堂開了之后,我們的生意甚至比以前還要更好!”包子鋪老板的回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原來,為了不影響包子鋪的經營,社區食堂特意對早餐品種做了調整,早晨不賣包子,有些居民吃完食堂,還會順便到旁邊買幾個包子帶走。
曾經的550弄堂,一樓幾乎所有的居民都搭建違章、破墻開店。行人在弄堂里面只能側身而行。通過近幾年的整治改造,百年老弄堂也迎來了新生。
今年上半年開放的天平街道550弄堂·鄰里匯生活盒子,也成了居民家門口的“小確幸”,集屋里廂食堂、黨群客堂間、居委全崗通等為一體。
解決一日三餐、文娛健身等社區的“剛性需求”,既提供太極、古琴等課程,又有弄堂游戲、上海話繞口令等傳統活動,共溫“弄堂辰光”。
拾階而上,就來到這里最有特色的“乘風涼露臺”,綠植環繞、心曠神怡。站在露臺上,曹立強與一眾年輕的規劃設計師們,共同探討衡東十二坊的城市更新方案。
上海同濟規劃設計研究院雄安智慧規劃設計院副主任規劃師周純說:“調研的時候,居民拉著我們訴苦,比如說倒灌水,采光問題,一樓幾乎找不到太陽,還有煤衛合用。問我們什么時候可以改善環境?想納入這次的更新項目里。”
居民代表邱瑞住在五原路,他提到了這樣一個場景:“可能你們不太理解,每次睜開眼睛一看十平米、二十平米都不到的一個小房間,可能住著祖孫三代。上個廁所,隔壁鄰居敲門說你快一點。很不方便。外面看是風貌區,里面可能住著七大姑八大姨。”
曹立強表示:“城市更新的難度很高,老百姓期望值也很高。在方式方法上一定是多樣性的,一定是滿足老百姓多樣化需求的。我們肯定要讓老百姓多得益,但我們也要探索創新城市更新可持續的問題。特別是風貌區里面,需要一個大機制的平衡。”
徐匯區將成立風貌更新指揮部,年內完成“衡東十二坊”更新計劃的編制,并把規模較大、代表性強的張家弄作為試點。
曹立強說:“通過改造,把張家弄的風貌保護得更好一點,完善城市肌理,把城市功能進一步提升。同時還要彌補一些文化設施,通過提升文化軟實力來實現徐匯高質量發展。”
在“衡東十二坊”的更新思路上,徐匯將聚焦于“歷史風貌延續、居住空間優化、公共服務提升、商業活力激發”這四個方面。
具體做法有,堅持保護性更新原則,在風貌價值評估的基礎上,對歷史建筑采用保留修繕、風貌復建等方式延續歷史風貌。
采用新建、改造、修繕等方式,改善原有居住條件,實現居住空間品質提升。特別是注重房屋功能合理轉換,通過還原歷史建筑內部格局,改造成為面對不同人群的商品住宅、長租公寓等。
在提升公共服務能級方面,結合資源要素分布特征,歸納現存短板問題,通過零星舊改和存量挖潛,精準供給公共服務。
比如,補充設置功能復合的“生活盒子”,提升公共服務設施便捷性、可及性。
又比如,優化調整學校、綠地等資源布局,促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增設串聯公服設施和沿街商業的公共通道,打通斷點堵點,形成具有衡復特色的海派生活慢行環線。
在打造多元活力板塊方面,組合集成不同業態,植入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品牌經濟,為居民、游客帶來全類型、全天候、全齡段的購物休閑娛樂新體驗。
比如,優化現有底商業態,擴大淮海路商圈輻射范圍,形成南北向商業服務主軸。
再比如,突出周邊支馬路特色,延續永康路網紅咖啡店定位,打造永嘉路歷史文化、口袋公園慢行街區。
未來,徐匯將進一步探索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努力形成集海派歷史風貌、高品質居住、多元配套服務、全天候活力以及特色化文旅為一體的海派生活2.0版。
更多資訊
-
上海這個洋氣城區,今年發生了這么多文化旅游大事件2023.12.28
“蘇河灣,百年歷史建筑映襯著璀璨光影,流光溢彩。2023靜安國際光影節以節造勢、以節興市,是打造‘藝術蘇河’的城市更新高品質案例,打響上海文旅商貿新品牌,凸顯蘇河灣世界級濱水中央活動區影響力……”12… 查看詳情 >
-
南京西路商圈夜景“變”了,煥新后的夜景燈光今晚點亮2023.12.28
夜幕低垂,藍色燈光點點,懸掛在行道樹枝頭,如璀璨星空縈繞,沿街的標志性樓宇與百年歷史建筑在燈光映襯下,展現著各自的夜間氣質……今晚(12月27日),煥新后的南京西路夜景燈光首次點亮。 行道樹“長”出了… 查看詳情 >
-
上海“沒地方坐”?三年優化提升2.1萬余處公共座椅,依靠獲得感來推動2023.12.28
如果把城市公共空間比成會客廳,那么公共座椅就是“小而美”的城市家具。 2021年起,綠化市容、統戰等多部門攜手,從小小的座椅入手,著力解決市民在公共空間“沒地方坐”“坐不下來”“不愿意坐”等問題,打造… 查看詳情 >
-
上海S4入城段抬升新進展:全面進入主線高架施工,保通道路29日啟用2023.12.28
上海S4入城段建設有新進展。記者從隧道股份上海路橋獲悉,S4入城段將進行全面主線高架施工,12月29日凌晨,保通道路即將全線啟用。 何為保通道路?這要從S4入城段改造的原因說起。在今年的上海市重大工程…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