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去處!靜安新添一處綠地向市民開放共享啦!
來源:周到上海2023.12.25
“開放后可以隨時來這里逛一逛,看著滿園的好風景,心情也會舒暢很多……”近日。靜安區又一綠地向市民開放共享,陜西北路457號原為辭書出版社辦公地,現已整體改造為藝術文化產業園區,是靜安區公園城市建設又一重要成果,為市民增添了一塊珍貴的開放共享綠地。
歷時兩個月,改造成“都市書院”
為了以優美的景觀品質和完備的設施條件實現對外開放,靜安區積極推動將辭書出版社舊址進行改造,將附屬綠地開放,對花園實施了整體改造提升,于2023年10月份啟動,歷時2個月完成。
“整個花園具有很大的生態和景觀價值,綠樹成蔭,步道整潔”家住附近的劉阿姨表示,園區的開放讓自己又多了一個周末好去處。改造后的園區內有2棵珍貴的廣玉蘭古樹,香樟、雪松等大樹成蔭、綠意盎然,黃楊、青楓、楊柳等形態優美、婀娜多姿的樹木。
花園改造以“都市書院”為設計主題,推動綠化與街區融合提升。延續辭書出版社的文化底蘊,提取錯落疊放書籍的形式,落位于層層遞進的臺階與水景疊落式水底,讓場地富有可閱讀性。
新增水景,隔絕城市的喧囂
“水聲與樹葉婆娑聲相互疊加,宛如置身山林之中,夜間配合星空燈光,水池也顯得很有靈動性。”孫老伯對于園區的開放格外開心,拿出相機就開始找起了最佳拍攝角度。在北京西路與陜西北路的轉角,園區里新增了水景涌泉,溫和地消減和隔絕了城市的噪音與喧囂。園內保留現狀大喬木,留住原有良好自然生態痕跡。
為增添秋季色景,園區還新增種植色葉喬木烏桕、雞爪槭、羽毛楓,色葉灌木火焰衛矛、金山繡線菊、荷蘭鼠刺等。結合現狀大喬木栽植耐陰植物,打造林下陰生植物景觀。
增加公共設施,滿足市民功能性需求
“是個散步的好去處,走累了還能在坐下來休息。”今年79歲的陳大爺在花園里逛累了,順勢就坐在路邊的凳子上,十分愜意,為了方便市民,園區里設置了水磨石園路、殘疾人坡道、坐凳、廊架、人行道防撞護欄等設施。
據悉,綠地在開放方式上采取分區開放模式,其中沿街的千平綠地花園將向市民全天候開放,藝術文化產業園區運營的綠地按園區活動需求采取可開可閉的模式,既確保文化產業園區的特色,又實現了開放共享的社會價值。
花園完成改造后,一方面提升和完善了北京西路沿線開放綠地的優化布局,增加了周邊居民健身賞綠的優質空間;另一方面復現了靜安深厚的街區歷史文脈,提升了街區的整體風貌品質,將老上海的文化風情和歷史底蘊充分展現在了市民面前。
更多資訊
-
上海“沒地方坐”?三年優化提升2.1萬余處公共座椅,依靠獲得感來推動2023.12.28
如果把城市公共空間比成會客廳,那么公共座椅就是“小而美”的城市家具。 2021年起,綠化市容、統戰等多部門攜手,從小小的座椅入手,著力解決市民在公共空間“沒地方坐”“坐不下來”“不愿意坐”等問題,打造… 查看詳情 >
-
長寧這些高顏值公園綠地品質再提升,讓你在家門口享受“詩與遠方”2023.12.26
今年以來,長寧區綠化市容局通過新建、改造等方式不斷提升公園綠地的品質,同時創新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理念和模式,不斷提升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的水平和效果,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遇見高質量的美好生活。 百年中山… 查看詳情 >
-
升級亮相,普陀區首座新時尚主題公園就是它2023.12.21
近日,上海市普陀區的建民綠地公園經過升級改造后正式亮相,搖身一變成為垃圾分類主題公園,也讓其成為全區第一座以“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推動資源循環再生”為宗旨的主題公園。 公園全景 四大功能區亮相 建民綠地… 查看詳情 >
-
打造創新濱水空間,淀山湖這個項目開工!2023.12.20
近日,淀山湖堤防達標及岸線生態修復工程(二期)正式開工,標志著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該項目位于上海和江蘇交界的太湖流域東南部,作為示范區的核心跨界水體之一,淀山湖的生態…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