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strike id="l7tx9"><i id="l7tx9"></i></strike><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address id="l7tx9"><span id="l7tx9"></span></address></span><span id="l7tx9"></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dl id="l7tx9"><ruby id="l7tx9"></ruby></dl></span>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strike id="l7tx9"></strike>
<span id="l7tx9"><video id="l7tx9"></video></span>
<strike id="l7tx9"><dl id="l7tx9"><del id="l7tx9"></del></dl></strike>
<ruby id="l7tx9"><i id="l7tx9"><cite id="l7tx9"></cite></i></ruby>
<strike id="l7tx9"></strike>

從百年紗廠到創新熱土,當老廠房被注入新內涵……

來源:上海楊浦2024.3.27

在“工業風”特色的“花園”里創業、工作,不出園區就能談生意、辦業務;閑時逛逛企業樓下的口袋公園,或者干脆在園區專業場地來一場暢快淋漓的體育運動,讓身心都得到放松……來到位于楊浦長陽路1687號的長陽創谷,你一定會被這片活力無限、綠意盎然的創業街區所觸動。

這片園區曾是一片老廠房,它的蝶變新生,不僅是楊浦“百年工業”歷史的見證,也是楊浦城市更新發展歷程的縮影。2017年全國雙創活動周主會場落地長陽創谷,成為長陽創谷深化轉型升級的新起點。自此之后一系列“小而美”的微更新陸續在園區落地,為白領和居民創造更具想象力的工作、學習、生活空間,充實這片Campus創新創業街區。

穿越到百年之前,這里原是建于1920年的日商東華紗廠。工廠于1945年被中國紡織機器制造公司接收,在1952年被改為中國紡織機械廠。隨著上海工業轉型,至20世紀90年代,中國紡織機械廠停產關閉。自此,這片見證風云變幻的老廠房在城市發展中“沉睡”,直到2015年楊浦區政府與上海電氣集團合作,成立長陽創谷企業發展公司,對老廠房開啟改造,注入創新內涵。

廠房舊照

老廠房最大限度保留

長陽創谷最初的定位,是上海中心城區最符合知識工作者的Campus創新創業街區。改造開發過程中充分發掘和利用了工業歷史文化,讓老廠房積淀的厚重歷史底蘊得以傳承至今。外觀風貌上,老廠房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的簡約工業風,仍是新園區的主基調。桁車、吊臂被重新改造為過街廊道、園區裝飾,原廠鐵軌、管道、儀表、控制箱等元素也修舊如舊,使之成為園區的特色風景,彰顯楊浦百年工業文明留下的獨特韻味。

曾經閑置的老廠房

“有機更新”,是園區設計的關鍵詞。設計方巧妙地將以“綠、光、銹、合”四大理念為核心的現代科技、自然生態等要素,融入整個園區,使生態、生活、生產和創意、創新、創業在這里和諧共生。

漫步長陽創谷,“工業風”與“科技感”的結合相得益彰;“煙火氣”與“高大上”的碰撞展現城市溫度。人工智能洗地機器人、剪草機器人等穿梭忙碌,頗具“未來感”;生銹鋼板改造的路牌、墻上的大齒輪裝飾,則連接著過去的時空。白領們在巴洛克風格的涼亭里,暢談自己的“小目標”;老人帶著小朋友來園區悠閑散步,讓城市不同群體走進同一個社區“大家庭”……

“微更新”帶來新的驚喜

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長陽創谷逐步擴大品牌影響力,進一步形成“無邊界,有生活”的鮮明特色。近年來,一系列“微更新”的落地,讓園區景致和功能日漸豐滿。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給白領、居民和游客群體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去年夏天,一座浪漫靜謐的“秘境花園”,成為長陽創谷的“世外桃源”。行走其中,各類草木花卉錯落有致;飄來的霧氣與恰到好處的光照,令人仿佛置身仙境。花園毗鄰園區活力中心,踏上“工業風”鋼梯,可到達長陽創谷B棟二層的企業中心,可謂是連接園區生活的“綠色通道”……

在“浪漫轉身”之前,這里只是個不起眼的小草坡。園區在改造設計上別出心裁,以霧氣、燈光等元素搭配各類植物,打造一步一景的無形“結構”,改變了園區公共空間的邊界。花園在細節上也與園區氣氛相得益彰,馬賽克石面的長凳和長陽創谷B樓立面的馬賽克相互呼應;復古羅馬柱與簡約工業風“中西合璧”,獨具韻味;每一塊汀步石都經過精心排列,令人更為舒適的同時不失自然野趣。

今年,長陽創谷進一步“破圈”,在順平路入口處新開放一處口袋公園,讓閑置地塊煥新升級,不僅改善了園區入口形象,也加深了企業園區與生活社區的連結。

這一口袋公園占地350平方米,“袖珍”卻不失魅力。不少居民、白領在此散步、休憩、閑談,讓“無邊界”的街區在煙火氣里不斷迸發活力。

園區內“打包”工作與生活

貫穿“無邊界”理念的改造更新,不僅在不同群體的交流上得到彰顯,還助力提升政企互動。

廠房改造時,一個設在長陽創谷入口處的廢棄集裝箱,被創新地設計成政府服務的工作站,名為“創廂”。“創廂”外部是工業時代銹跡斑斑的外殼,內部則是休閑風格的布局裝潢。楊浦區市場監管局在此入駐,就近為長陽創谷園區及周邊企業提供“家門口”的政務服務,大大節約了企業辦事時間,是上海最早實現“辦事不出門,服務零跑腿”的“店小二式服務”試驗田。如今,最開始的“創廂”已經告別,但創廂服務站在園區煥新升級,繼續開展著服務企業“零距離”的探索實踐……

“變廢為寶”的創想,不止于一個小小的“創廂”。

園區內由廢棄4S店改造而來的長陽創谷體育中心,面積約16000平方米,于2023年開放。其外立面改造后酷似滾滾而至的創新創業的浪潮,寓意楊浦的創新創業者們乘風斬浪、勇立潮頭。當前,這里擁有籃球館、網球館、羽毛球館、匹克球館、乒乓球館等多種運動空間,此外還設有城市露營和路亞俱樂部、劍道、瑜伽等項目,可滿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成為創新創業者和周邊居民的“生活加油站”。

“螺螄殼里做道場”

園區空間載體更新的步伐,助力“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的深度融合。目前,長陽創谷已建成“企業中心”“Inno Campus”“體育中心”“活力中心”,未來還將建成“藝術中心”。其中,活力中心以長陽創谷7000多平方米大草坪為基礎打造而成,于2023年開放,增加戶外休閑設施,取消中心草坪與周邊人行道的灌木隔離帶,以“無邊界、有生活、共創意”為理念,舉辦集市、演出、播客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白領和居民“破圈”,一同親近、體驗科技、文化、藝術的不同表現方式,感受不一樣的創新與未來。

坐落在長陽創谷黃興路入口附近的C4樓,擁有一座小而美的創谷劇院。約2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設置5排觀眾席,可容納120位來賓同時觀演。盡管“體型小”,但全數字化的控制中心、精心維護的聲光設備與影音工具,讓創谷劇院能適配中小型會議、培訓、路演、直播、小型商演等不同場景。來到劇場的嘉賓們還能瞥見墻面精心展示的創谷靚照,感受新舊動能轉換的創新街區。

長陽創谷B棟202室,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空間,是園區的企業中心。帶有紡錘、紡紗元素的藝術表達手法,傳遞歷史具象而直觀的印記,讓老紗廠的工業文明積淀跨越時空,成為支持園區發展的精神財富。在這樣富有內涵的空間里,企業可以開展產品發布、路演、直播、展示等多種活動,滿足多元需求。

位于園區創谷匯南二樓的Inno Campus,全力打造創新創業孵化新高地,提供一站式的企業注冊登記服務,協助企業辦理業務,同時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企業對接融資、上下游企業、媒體資源;未來將亮相的藝術中心,以數字科技賦能經典文化為理念,積極引入敦煌文旅集團資源,打造敦煌美術館,助力提升園區藝術氣息和人文氛圍。

生活在楊浦,美好正發生。僅近段時間,長陽創谷帶來的驚喜就令人目不暇接——“璀璨創谷”年度盛會、長陽樂市第二期活力花園、第五屆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會……給年輕人帶來創新盛宴、展示舞臺、交流平臺的同時,也讓周邊居民感受創意園區的別樣生活。

如今,長陽創谷入駐小紅書、得物、嬴徹科技、同濟數字研究院等近200家領軍企業和極富創新特征的中小企業,以Campus創新創業街區的面貌,繼續向打造“世界級創谷”的目標出發。

更多資訊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